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490字。

  洪山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23.4.18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卷共6页,七大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并核对条码上的信息。
  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4.答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5.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Ⅰ阅读(共55分)
  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10分)
  学生时间管理中的困境和应对
  ①“新学期”这个重要的时间标记点具有动力效应,能够促进中小学生萌生新的学习目标并下定决心实现目标。中小学生在时间管理中常常陷入矛盾:在主观意愿上他们希望管好时间,实现高效率学习;但在实际行动中由于时间管理能力有限,在计划、执行和反思这三个关键环节中均存在明显的发展困境,从而易陷入拖延、磨蹭等低效率行为之中。
  ②中小学生本能上喜欢快反馈模式,而不喜欢慢反馈模式,他们在目标设定中会渴望快速达成目标。尤其是学期之初,使用“学期”这个时间词去设定目标时会给中小学生带来时间假象,一方面觉得“一个学期”时间很长,足以让自己完成任何一个心动的目标;但另一方面又觉得“一个学期”时间很短,感觉目标达成就在眼前,在想象中感受到愉悦和满足而不会客观评估后面长时间咬牙坚持的困难。这会使得他们在学期初设定时间目标时易犯“理想化”的错误:将目标设定得太高而难以达成。
  ③时间管理行为本身属于慢反馈模式,需要在努力中看到自己微小的进步,并在微小进步中不断强化自己的努力行为,这样行为才能逐渐坚持下去。所以,时间管理行为形成的核心在于“微小的进步”,这样在设定目标时须根据最近发展区原则,依据现有发展水平设定可达成的目标。比如,之前是每天9点半左右完成作业,这是现有发展水平,将目标确定为“一周五天里有两天或三天把完成时间提前到9点”,这样目标就有可能完成。
  ④大脑神经元有两个功能:兴奋和抑制。神经元的抑制功能依赖于大脑额叶的发展,而额叶需要在青春期之后才能发育完全,这就意味着整个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大脑额叶还未发育完善,很难做到有效抑制。神经抑制能力弱使得学生的神经兴奋难以集中于学习任务,因此产生拖延、磨蹭等问题。
  ⑤ 时间管理能力是一种可成长的能力体系,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用成长性思维去进行系统的培养。比如当学生“进入不了学习状态”时,我们要用心培养他们“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系列能力。比如可以帮助他们在玩耍和学习中间设置过渡环节,将原来玩耍中兴奋的神经冲动冷却下来;可以提醒他们养成学习前喝水、上厕所、准备文具等习惯,养成动力定型以增加神经启动中的流畅性;可以用桌面整理法将桌上的无关物品清空,使学习任务成为注意力的聚焦点;可以用清单法将学习任务可视化,减轻大脑负荷和心理负担,在清单中找到最简单、最感兴趣、最易执行的任务开始启动,减少神经启动中的压力。
  ⑥元认知能力是指在行为过程中,对行为进行自我觉察、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的能力。中小学生元
  (《光明日报》2023年02月14日,有删改)
  1.下面对“学生时间管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生在时间管理中希望管理好时间,但在实际管理中往往没有达成意愿。
  B.学生在实际行动中由于时间管理能力有限,因此易出现拖延、磨蹭等行为。
  C.学生对“学期”认识不同,有的认为一个学期长,有的认为一个学期短。
  D.学生在学期初设定目标时要依据实际情况,若目标设定得太高就难以达成。
  2.下面关于“如何培养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设置过渡环节帮助学生在玩耍中兴奋的神经冲动冷却下来。
  B.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做好准备工作,提高学习中神经的流畅性。
  C.将桌面上与学习无关的物品清空,将注意力聚焦到学习任务。
  D.用学习清单法将学习任务可视化,减少神经在任务启动中的压力。
  3.作者认为怎样才可以应对学生时间管理中的困境?请简要概括。(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4 ~7题。(20分)
  妈妈的菜做咸了
  ①前几天,看到一位博主讲了一个故事。她妈妈有一次在家里做菜,做好之后让她尝尝。吃完第一口她就说:“菜做咸了。”妈妈很惊讶,因为配料跟平时加的量一样。然后两个人就开始找原因。最后发现,新买的酱油比之前的咸很多。然后博主把这件事发到了网上。令她奇怪的是,有网友在留言区吐槽她,“不尊重妈妈的劳动成果”“吃现成的还挑三拣四”。博主无法理解,自己的直言并没有让妈妈生气,而且找到原因之后,妈妈也很开心。但是为什么在某些人眼里就变成“不尊重妈妈”“伤害妈妈自尊”。
  ②后来她弄明白了。在某些人眼里,自己某件事做的不好,是不准别人说的。哪怕对方只是合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寻找解决方案。你提了,就是不尊重他,就是伤了他的面子。
  ③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你指出对方的问题,他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没错。你批评对方的方案,对方认为你在针对他。你提出一个不同的意见,他马上开始反驳你。作家郑一群说:“总是把面子看得比天大的人,是很难有出息的。”他们不会认错,也不会改错,永远也无法提升自己。
  ④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不稳定的高自尊。意思是一个人把自尊建立在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