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1
课时42 赏析物象与人物形象——由形悟神,内外合一.docx
课时43 赏析意象 (景象)与意境——分析内涵,品象悟境.docx
课时44 赏析语言之炼字与语言风格——精微品“字”,整体赏“格”..docx
课时45 赏析语言之炼句——“法”“情”合一,玩赏佳句.docx

  课时42 赏析物象与人物形象
  ——由形悟神,内外合一
  课堂讲义
  复习任务  通过对诗中物象和人物形象特点的理解与分析,把握物象与人物形象的特征与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之间的相通之处,进而理解形象所寄托的感情。
  考情微观
  年份 卷别 篇名 题干表述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2020 全国Ⅲ 《苦笋》 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物象分析 ①物象多考查概括物象特点与情志。
  ②人物形象多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③属于轮考点,不是必考点。
  2017 全国Ⅱ 《送子由使契丹》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性格分析
  知识图要
  [请同学们课前认真阅读“特别知识清单(三)”,掌握读懂古诗的方法、步骤]
  活动一 分析物象特点与情志
  物象,就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物象与景物形象有所不同,从描写对象上看,物象是咏物诗中的主体形象,而景物形象在其他诗中无主次之分;从作用上看,物象是作者用来寄托思想感情的象征性形象,景物形象在诗中主要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同一种事物,可以是事物形象,也可以是景物形象。如柳,在贺知章的《咏柳》中是事物形象,而在柳永的《雨霖铃》中则是景物形象。
  (2020•全国Ⅲ)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
  苦 笋
  陆 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
  课时45 赏析语言之炼句
  ——“法”“情”合一,玩赏佳句
  课堂讲义
  复习任务  1.掌握赏句的方法技巧。2.重点赏析首联(句)、颈联、尾联(句)的表达效果。
  活动一 掌握赏句的方法技巧
  古人云:炼字不如炼句。所谓炼句,就是根据表情达意或结构的需要,在句中运用恰当的表达技巧或对句子做语法方面的调整。所炼句子,多是能奠定全诗感情基调,表现全诗主旨的关键句,或是在结构中起重要作用、在表达上极具表现力的关键句。
  炼句题考的一般都是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句子,熔铸了作者强烈感情的句子。这种句子赏析题是一种综合性、自由度大的赏析题型,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题型。它主要从表达技巧出发,有的句子运用修辞手法,有的句子运用表现手法。一般而言,高考所选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就是要看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来。
  (2017•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鉴赏 首联着力渲染了考场环境。群英毕至,贡院里肃穆幽雅,焚起了香,增添了肃静的气氛。颔联重点描绘举子们答题的情况。考生们入场后,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试题下发后,考生们奋笔疾书,一片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颈联表明考试的意义。作者面对此景象不禁生发感慨:济济贤士,尽是天下英才、国家栋梁。尾联作者自谦年老多病,谆谆嘱托同僚,作为选拔人才的考官,应当具有慧眼,认真鉴别。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家选出真正的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精读这一篇,学通这一类
  下面是本诗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