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670字。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一、基础??运用(14分)
1.年级开展“胡同里的人物印迹”研学活动,你所在的班级负责制作活动展板。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1)第一块展板,介绍本次活动主题。
漫步北京胡同,触摸历史;探寻人物印迹,感受情怀。
青砖灰瓦,斑驳古朴。胡同里的一砖一瓦深情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在这宽宽窄窄的胡同里,时光留下了许多人物的印迹【甲】穿过静谧、安详的胡同,我们走进名人故居,感受到波斓壮阔的历史风云,感受到人物的非凡气质,感受到滋味绵长的人间烟火气。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北京胡同就像城市跳动的脉搏,是北京文化最真实、最具生命力的体现。来吧!让我们一起去触摸历史与文化【乙】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织的珍贵记忆,感受其迷人的芬芳。
(1)你检查展板中的文段,发现了一处书写错误。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安详 B.波斓 C.绵长 D.脉搏
(2)在文段【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全都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
D.【甲】, 【乙】,
2.第二块展板,展示胡同深处的科学家,
1925年,年幼的邓稼先跟随父母住在北京丰盛胡同北沟沿甲12号的四合院里。
①前院里,一株粗壮的藤蔓倚着古槐,豪迈地爬上青灰色的砖墙、瓦顶。②春末夏初,后院的丁香花如一个个忍俊不禁的笑容,使满院流淌着甜美的清香。③北屋里一排排高高的书架,好像把这个院落隔出另一方宁静的天地,正好容父子二人在此处看书。④那茂盛的草木,那四溢的花香,那浓厚的读书氛围,为古老的房舍平添了勃勃生机。
正是从这里开始,邓稼先走上刻苦求学之路。他曾对弟弟说:“屠格涅夫的《罗辛》里有一句话说‘不要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句话说得真好。”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隐姓埋名28载,呕心沥血,舍生忘死,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展板第二段的四个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2)阅读展板,你发现有许多成语。下面成语的结构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一项是
A.隐姓埋名
B.呕心沥血
C.舍生忘死
D.不可磨灭
3.第三块展板,展示深巷中的文化名人。
①深秋时节,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老舍故居的院子里,两棵柿子树挂满了柿子。其色如火,其形拙朴,故院子雅称“丹柿小院”。站在树下,你会想起老舍作品中的“耍个儿”、吃三大海碗、西山北山的冬和积水潭的夏,感觉他笔下的车夫、巡警、小贩、职员好像就在院外的胡同来来往往。老舍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写了一辈子北京。他的作品描绘了北京人独特的语言习惯、人情风俗和市井生活,“京味儿”十足。
②无独有偶,东四八条胡同71号叶圣陶故居的院子里也有两棵树,不过是两株西府海棠。一到春季,高过屋脊的它们便将整条胡同装点得喜气洋洋。就是在这里,叶老在灯下一字一标点地校对教材;就是在这里,他把“国文”改为“语文”;就是在这里,他起草了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如今,海棠花依旧明媚动人,而当年住在这里的赏花人却已不在。但当我们阅读叶老的作品时,却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先生的良苦用心。
(1)下列对加点字的读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拙(zhuō) 校(xiào)
B.拙(zhuó) 校(xiào)
C.拙(zhuō) 校(jiào)
D.拙(zhuó) 校(jiào)
(2)展板中的第①段让你想起老舍的小说《 》。
(3)结合展板的内容,“京味儿”在这里指的是 。
4.第四块展板、展示同学们的活动感言。下面是一位同学结合活动感受写的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