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400字。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检测语文试卷
注意: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人类历史上,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科学技术与伦理之间是泾渭分明的。人们逐渐形成了这样的观点:科学知识不反映人类的价值观,科学家也不对其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负责。
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科学与技术之间的传统界限逐渐模糊。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一直不断地干预并改造着物质世界,通过技术过程影响着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曾经的边界正在消失。科技创新往往在交界地带产生,其研究结果也日益增加了复杂性和普遍不确定性。与传统的科学实验相比,一旦出现了偏差会带来重大的灾难性社会后果。此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早已不是纯粹的事实问题,即不仅在实验室内部有效,在实验室外部也应仍然有效。可以说,对社会和伦理问题的关注与回应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应有之义。科学技术发展不仅要求真,而且必须同时求善。
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既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人类物种自身。这一系列的深刻变革既昭示着重塑人与自然关系的契机,也蕴藏着颠覆式的巨大风险。根据人类普遍认可的伦理和价值观对科学技术实施伦理治理,成为社会各界普遍的诉求。
在世界范围内,面对各类新兴科技可能给全人类带来的颠覆式风险,完备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早已是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的标准配置。21世纪伊始,欧美等国就将“治理”概念同“伦理”联结在一起,形成了对科技的“伦理治理”框架,试图以各种机制把政府、科学界和公众等整合到一起,共同解决科技发展产生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在伦理治理已经成为科技创新应有之义的今天,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真正的科技强国,就必须前瞻性地系统预判、权衡和应对科技伦理风险,这也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全人类应尽的道德责任。
(摘编自胡明艳《加强科技伦理治理 推动科技向善发展》)
材料二:
我们生活的时代比以往更为复杂,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科学技术以难以预料的势态向前发展,并渗透生活的各个层面。新的伦理问题常常是既有伦理问题的延伸。而在人类伦理实践的进程中,对科技行为的巨大责任的界定已成为既有伦理问题向前延伸的主要线索。
一是从个人伦理向集团和集体伦理的延伸。现代科技活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集团行为,集团中个人的行为正当与否,已经很难简单地运用针对个人行为的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均论及科技与伦理的关系,指出了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发生的变化,论述了传统伦理与科技伦理的区别。
B.材料一认为当今科技的深刻变革既有机遇,也有风险,因此需要对科技伦理进行治理,确保科技发展的机遇大于风险。
C.材料二中提到的集体伦理,是一种独创的、具有大同世界胸襟的新型集体伦理,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类社会整体的永续发展。
D.材料二认为,自律伦理是要单独实现个体的自律,结构伦理是群体的自我调控,从自律伦理到结构伦理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2.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不应撒谎”“不应背叛”是信念化伦理,它们没有对责任的恰当履行和先后排序做出规划。
B. 以自律为目标的传统伦理体系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应将其进行结构化延伸。
C. “远距离伦理”的“远”不仅体现在时间上,还体现在空间上,不仅要考虑未来,还要考虑生态。
D. 科技人员既处于主导地位,又被其他群体监督,其中,“被监督”属于被动性责任。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从科学技术与伦理之间界限的变化展开论述,认为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之间的界限都在发生改变。
B.材料二通过“五个延伸”展开分析,论述科学技术对人类伦理实践的影响,探讨科技伦理建构的新路径。
C.材料一通过“实验室”内外的比较,强调科技的发展已突破纯粹的事实问题,并与社会产生了密切的关联。
D.材料二采用总分式结构进行论述,分论部分既有道理论证,又有对比论证、引用论证,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4. 材料一说:“科学技术发展不仅要求真,而且必须同时求善。”请谈谈你对“求真”和“求善”的理解。(4分)
5.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科技伦理中的“责任”,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给了我们怎样的共同启示?(6分)
不同:
启示:
(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断魂筑
蔡楠
自从荆轲死了之后,高渐离再也没有摸过我。他把我装进箱子里,悠悠地对我说,燕国不保了,我们该离开这里了。我听见有东西噼里啪啦砸在箱子上。直到那东西顺着箱子的缝隙滴在丝弦上濡湿了我的身体,我才知道那是高渐离汹涌的泪水。
果然,秦国大军旋风一样扫过燕国。他们的旋风是向北刮,我和高渐离是向南逃。他带着我爬过他故乡范阳城的残垣断壁,涉过血水流淌的易水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