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290字。
*齐桓晋文之事
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王说,曰:“《诗》云……” “说”同“ ”,
2.为长者折枝 “枝”同“ ”,
3.刑于寡妻 “刑”同“ ”,
4.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采”同“ ”,
5.盖亦反其本矣 “盖”同“ ”,
6.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涂”同“ ”,
7.是罔民也 “罔”同“ ”,
8.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同“ ”,
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度{■(①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 )@②度,然后知长短 ▁( )@③关山度若飞 ▁( )@④崔九堂前几度闻 ▁( ))┤
2.道{■(①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③行道之人弗受 ▁( )@④得道者多助 ▁( )@⑤策之不以其道 ▁( )@⑥益慕圣贤之道 ▁( ))┤
3.爱{■(①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 )@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
4.若{■(①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 )@②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 )@③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 )@④更若役,复若赋 ▁( ))┤
5.之{■(①以羊易之 ▁(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 )@③牛何之 ▁( )@④何陋之有 ▁( ))┤
6.于{■(①构怨于诸侯 ▁( )@②然后快于心与 ▁(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
7.乃{■(①夫我乃行之 ▁( )@②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 )@③家祭无忘告乃翁 ▁( )@④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⑤乃悟前狼假寐 ▁( ))┤
8.得{■(①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 )@②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 ▁(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
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古义:
今义: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喜欢;爱惜,爱护;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通常是说话人主观上不愿发生的)。
2.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古义: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3.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古义:
今义:隐藏不露;潜伏的,藏在深处的;指隐秘的事。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古义:
今义: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以及”前面往往是主要的)。
5.然后从而刑之
古义:
今义: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2.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