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3290字。
湖北省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贴条形码区”。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血脉,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性过程,历史性是文化得以恒久传承的重要属性。“只有站在历史制高点上理性思维的民族,才能变得强大。”一定历史阶段和特定社会条件中的人总是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认知和发展自己的文化,文化也总是在技术的发展革新中不断充实自身内容甚至改变自身的展现形态。自古以来,文化发展与技术创新、生产力进步都休戚相关。技术和文化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中推动社会文化的历史发展,构筑人们现实的文化生活场景。为此,必须站在历史的角度,坚持在技术与文化融合发展中推动网络空间文化自信的建构、增强。
一是在深刻厘清文化发展的技术历程中汲取养分。中国农耕文明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实践创造了持久丰盛的华夏农业文化。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伴随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良,农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思想、制度、法令、节日习俗相继产生,构成了农业生产时期的文化场景。中国悠久的农业发展史孕育了内涵丰富,集儒家、道家文化以及其他文化为一体,具有自身独特性的一种文化形态,并持续发轫铸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成为我国文化自信的滥觞,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优秀根基。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的跨界共享让悠久牢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新的载体、又面临跨界的挑战与冲击。伴随信息技术的迭代演进和信息经济的发展演变,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替变奏中,文化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都快速发生着巨大改变,文化与网络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不同地域的、民族的文化得以借助各类型网络平台面向更广泛受众、在更为广泛的范畴传播。网络技术变革改变着社会环境、条件,耦合共生地促进影响着技术的发展,文化经历解构、重塑,最终形成了适应时代潮流的崭新网络文化形态。作为世界唯一未中断的古老文明,拥有悠久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文化虽在融合和征服外来文化冲击中表现出不俗的魄力和担当,但在新兴网络传播体系中却受到影响和挑战。这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发展网络技术,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网络化进程,为坚定文化自信插上网络技术的翅膀,让网络文化背后的支撑根脉载体不再受制于人。
二是在面向未来的网络大潮中推进中华文化融入网络文化发展洪流。增强网络空间文化自信,要面向未来着眼技术创新应用,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要促进传统文化的内容创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资源,借助网络文络动漫、网络游戏等载体丰富中华文化传播的题材风格和展现形式。要创新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发展“互联网+文化”,以H5、VR、AR等新的呈现形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认知、建设与发展自己的文化时要注重其历史属性,因为文化承载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性过程。
B.中国持久丰盛的农业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实践,其具体表现在农业思想、制度、法令、节日习俗等文化场景。
C.中华文化历史积淀深厚,曾融合和征服外来文化冲击,而在当下网络时代,因网络技术的不足遭遇外来文化的挑战。
D.目前我国网络文化产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们可以从技术、制度、政策等方面,通过激励保护手段为其提供适宜的创新环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的内容和展现形态并非一成不变,这些改变常常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革新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
B.悠久的中国农业发展史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化形态,持续发展成为我国文化自信的源头。
C.打造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传播生态要立足网络文化的传播特点,同时契合大众文化消费习惯,更加注重形式上的推进。
D.文章紧扣“技术与文化融合发展”,从网络空间文化自信如何汲取养分、如何推进、如何筑牢三方面进行阐述。
3.下列选项中,能支撑文中“在激励保护创新网络文化中筑牢网络文化自信的根基”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某大型歌舞集将云南原创乡土歌舞与民族舞进行重新整合,充满古朴与新意,再创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
B.“十四五”期间,以数字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实施“数字赋能626”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C.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介,凭借体量轻巧、互动性强等特征,成为古建筑、民间音乐和传统戏剧“破圈”的新型方式。
D.某公司未经许可从短视频App中扒取原创视频吸引流量,法院审理并判决涉案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15万元。
4.不忘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学会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请结合材料分析在推动网络空间文化自信的建构、增强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体现“历史性”。(4分)
5.有著名学者曾说:“要学会平衡技术的物质奇迹与人性的精神需要。”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送 灯
高军
他往外走的时候,身后传来妻子的嘱咐声:“尽量早点回来,好一块儿送灯啊。”他苦笑一下,迈着大步向外走去。太阳快要落山了,他必须抓紧时间。一边走着,一边用右手大拇指试了试镰刀的刃。
走在山林间,暮归的鸟儿发出嘈杂的叫声,时密时稀,高处有低处也有。树林里有很多种大小动物,过去还有狼经常出现,后来狼不见了,但貔虎、獾、野兔、灰喜鹊、山鸡等都多的是。更神奇的是有一种鸟叫“恨乎”,最大的特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