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690字。
邯郸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二调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历史的大尺度才能认清一个重大事件真正的价值意蕴。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出版的《人类1000年》一书表明,由来自世界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推举出的、由近千年来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一百个重要事件中,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入选。应当说,这是抛开意识形态的歧见,从历史的大尺度来审视长征的文化精神价值。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长征不过历时短短两年时间,不过屈指可数的二万五千里路途,然而这段前所未闻、非比寻常的跋涉,却产生了撞击人类灵魂的巨大效应。即使在过去的80年峥嵘岁月里,也没有阻断、终止人们对它的心往、追寻。难以记数之后又有多少人,包括不同国度、不同信仰、不同肤色的人们“重走长征路”。美国著名学者布热津斯基带领家人“重走”后,不无感慨地说:“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而言,长征的意义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它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2002年,英国历史学博士李爱德与朋友马普安徒步“长征”后,合著出版了《两个人的长征》及摄影画册,就是想着影响“更多的人来关注长征这段历史”。
长征这段世所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的远征,其背后深藏着信仰、精神的价值作用和巨大力量的奥秘。可以说,认识长征就是在认识人类自己,就是在认识人的精神存在的价值,就是在感悟人们实践所具有的文化创造力。
所谓文化创造力,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以文化特有的精神价值和力量,去改变现状、开拓未来的能力。人类在创造历史的同时创造文化,使人成为有思想、精神的文化存在物。人类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历史的过程,就是在传承已有文化成果基础上进行新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与人相互创造、相互促进——文化塑造新人,提升人作为历史主体的价值;人创造新的文化,并成为开创历史的现实力量。
从根本上讲,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文化创造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思想和精神引擎。历史在曲折中前进,文化在创造中发展。长征作为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策源地、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党和红军用非凡文化创造力谱写的英雄史诗、竖起的历史丰碑。长征以其绝地重生、凤凰涅槃的神奇壮举告诉人们,历史进程中的任何进步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历史境遇愈残酷,现实考验愈严峻,付出的“代价”愈大,就愈能彰显精神力量超越现实物质条件局限的巨大作用,愈加凸显文化创造力的精神和实践价值。
(摘编自邓一非《长征精神与文化创造力》)
材料二:
长征是中国革命的百科全书。关于长征,我们党的最经典论述和最形象叙述,是由毛泽东完成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是毛泽东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仅两个多月,1935年12月27日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所作的报告。这也是毛泽东在长征之后的第一篇文章。就在这次政治局全会上,中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也是全民族的先锋队的重大论断。这也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受到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共同推崇,因而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B.英国人李爱德与马普安徒步“长征”是为了引起更多的人关注长征这段历史,这说明长征影响了不同国度的人。
C.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和全民族的先锋队这一重大论断,为江泽民“两个先锋队”思想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
D.《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是讲述长征的最完整论述,对党和红军乃至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影响深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征精神对人类影响深远,它产生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实践过程中,是人类认识自我精神价值的必要因素。
B.人类创造历史的过程就是在传承已有文化成果基础上进行新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文化与人相互作用。
C.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讲到了长征,对长征的有关论述兼具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D.材料一主要采用议论的方式阐述长征的文化精神价值,而《长征胜利万岁》主要运用叙述和描写展现红军战士的英勇和顽强。
3.下列选项中,无法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四段核心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画家李公麟一反过去的陈套,把陶渊明画在了江上,构图别致,立意新颖。
B.研究和应用传统文化中的科技知识,为现代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C.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不仅是我们的重要节日,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D.《典籍里的中国》将晦涩难懂的《论语》《诗经》等典籍以电视综艺的形式呈现。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加点部分“从历史的大尺度”“从根本上讲”的作用。(4分)
5.材料二是如何论述“长征创造了历史”这一观点的?请结合材料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两个人的兵站
石钟山
①那是许多年前的一个初冬,一次突然而至的落雪,让兵站又一次与世隔绝了。
②打点好行装的战士常小兵,只能望雪兴叹了。背包以及随身的一切家当,昨天晚上已经收拾妥当。就等今天一早山下的大站派车来接他,然后他就要告别工作了5年的兵站。
③这是青藏线沿途中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兵站,窝在半山腰的-块平地上,只有两个士兵的编制,归山脚下的大站管理。他们离大站还有一百多公里的山路。整个青藏线,沿途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