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480字。

  9.《说“木叶”》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类
  1.下列关于课内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较为集中的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B.戏剧是一种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的舞台艺术,戏剧的三要素为舞台说明、戏剧冲突、戏剧语言。
  C.文学评论是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探讨评价的研究活动或文章样式,林庚的《说“木叶”》属于其中的诗歌评论。
  D.《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二、情景默写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侍坐》中在曾皙的追问下,孔子说出了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           ,           。”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指出历代君王能创业却不能守业的不变规律的句子是“           ,          。”
  (3)《阿房宫赋》中,“           ,           ”两句,用疑问语气指出了秦在财富的搜刮与挥霍上的反差行为。
  (4)《六国论》中,苏洵认为,齐国没有贿赂秦国,结果“           ”,原因是“          ”。
  (5)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通过对“树叶”“木叶”“落叶”“落木”意象的比较,分析了“落木”这一意象的精妙。这一意象在学过的古诗词中曾出现过,如“          ,          。”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开头引用屈原《九歌》中的名句,说明“木叶”已成为诗人笔下颇受钟爱的形象。对于为什么会造成这种诗歌语言现象,林先生认为关键在于一个“木”字:“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林先生认为要说明“木”何以有这个特征,就涉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木”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具有一般“木头“木料”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使我们更多地想到了树干。林先生还谈到了“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所暗示的颜色。“木”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但笔者认为这样说并不恰当。人们看到“木”首先想到的是一棵树。人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