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280字。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任务一:学校开展“与古人做朋友”的活动,请你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任务。(39分)
  1、班级诗歌兴趣小组将统编教材课内外的“贬谪”主题诗词文名句进行整理,形成了以下表格,请将表格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8分)
  类别 诗词文名句
  古今之怀 (1)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进退之难 云横秦岭家何在?(2)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忧乐之感 先天下之忧而忧,(4)            。(范仲淹《岳阳楼记》)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5)            。(欧阳修《醉翁亭记》)
  亲友之念 亲人相隔,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境遇不同,表达的方式也各异。杜甫在《月夜忆舍弟》“寄书长不达,(6)            ”中借家书难寄,表达对弟弟的担忧与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7)            ,            ”中运用赏明月的典故,表达对弟弟的祝福与思念。
  贬谪类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在被贬谪之后创作的,他们大都采用借景抒情这一手法,选择寄情山水;同时不同的人物对待贬谪的态度不同,表达的情感不同。
  2、完成下面问题。(7分)【甲】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乙】 过贾谊旧居 [唐]戴叔伦 楚乡卑湿叹殊方,鵩赋①人非宅已荒。 谩有长书忧汉室,空将哀些②吊沅湘③。雨馀古井生秋草,叶尽疏林见夕阳。 过客不须频太息,咸阳宫殿亦凄凉。
  注:①〔鵩赋〕《鵩鸟赋》的简称,汉代贾谊所作。②〔哀些〕楚地旧俗,多于禁咒、哀吊的歌辞句末加“些”字,后因之称哀吊的歌辞为哀些。③〔吊沅湘〕沅湘是沅水和湘水的并称。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遭放逐后,曾长期流浪沅湘间。贾谊曾写《吊屈原赋》表达对屈原深深的同情。
  【甲】【乙】两首诗同为唐代诗人所写,所写之事也都是诗人在某一天经过了贾谊的旧居时自己的所见所感。其中所见之景惊人地相似,两首诗都选取了秋草、(1)           、(2)           这些景物,写出了贾谊旧居(3)           的景象,表达对贾谊的凭吊、痛惜之情。(3分)
  但尾联处所抒之情却全然不同,请你结合两首诗歌内容,谈谈分别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           (4分)
  3、(1)小语同学准备为大家分享林冲的相关故事,并整理了一张林冲小档案,但有两处填空记忆模糊了,请帮助他填写出来。(2分)
  林冲档案卡片 出处:元末明初作家(A)           (人名)的小说《水浒传》 绰号:(B)            外貌: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2)在小说中,受生活经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许多人物的思想性格在小说情节发展的前后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水浒传》中有很多英雄好汉就是因为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和为人的初衷,最终走上了替天行道的大道。请你以林冲为例,结合小说中林冲的相关故事分析其性格的变化过程。(100字左右)(4分)
  阅读欧阳修的两篇书信,完成下面小题。(18分)
  【甲】
  修再拜。人至,辱书,甚慰。永阳①穷僻而多山林之景,又尝得贤士君子居焉。修在滁之三年,得博士杜君与处,甚乐,每登临览泉石之际,惟恐其去也。其后徙官广陵,忽忽②不逾岁而求颖,在颍逾年,差自适,然滁之山林泉石与杜君共乐者,未尝辄一日忘于心也。今足下在滁,而事陈君与居。足下知道③之明者,固能达于进退穷通之理,能达于此而无累于心,然后山林泉石可以乐,必与贤者共,然后登临之际有以乐也。
  (选自《答李大临学士书》)
  【乙】
  某再拜启。山州穷绝,比④乏水泉。昨夏秋之初偶得一泉于州城之西南丰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爱其山势回抱,构小亭于泉侧,又理其傍为教场,时集州兵、弓手,阅其习射,以警饥年之盗,间亦与郡官宴集于其中。方惜此幽致,思得佳木美草植之,忽           宠⑤示芍药十种,岂胜欣荷⑥!山民虽陋,亦喜遨游。今春寒食,见州人靓装盛服,但于城上巡行,便为春游。自此得与郡人共乐,实出厚赐也。愧刻!愧刻!
  (选自《与韩忠献王》)
  【注释】①永阳:今安徽来安。下文的“滁”“颍”分别指安徽的滁县、阜阳。②忽忽:喻时光之快。③知道: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④比:比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