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130字。
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在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同时,传播民主与科学理念,并持续关注青年教育问题。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指出新青年以“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为标准,新文化阵营为此提出要办“新教育”,培养高素质的青年,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②中国传统教育弊端丛生,许多仁人志士将目光投向了同时期发达的西方国家,结合了当时的国内情况提出新的教育思想。1912年,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包括:实利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军国民教育。同时,陈独秀的现实主义、惟民主义、职业主义、兽性主义教育思想与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基本一致。新文化运动阵营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批判,主张对青年进行全面的教育,以培养革命的后备军。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年,学校制度、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就要改变,首先,在学校制度上,蔡元培提出了大学改制,北京大学基于现实状况进行了扩大文理二科、停办工科等内容的改革,避免了不同层级的毕业生岗位互相龃龉,最大限度让青年回馈社会,之后其他大学陆续改制。其次,在教育方法上,摒弃旧的灌输式教育,要以传授为手段,学习为目的,打破以教师为主体的旧教育,启发学生学习。
③在教育内容上,第一,在德育上提倡新道德。陈独秀认为“孔子倡导的价值观念与建设现代民族国家和公民社会的目标无法适应”。因此新文化阵营对封建礼教进行了猛烈抨击,倡导学习西方的民主自由观念。《新青年》杂志自1918年第4卷实行改版为白话文,通过白话文摧毁文言文代表的封建观念,让国人逐渐接受新观念,打破建立在儒家话语体系上的封建政治、思想。第二,在世界观培育上,抨击宗教神学,主张青年认识真实的世界。陈独秀在《今日教育之方针》中指出宗教神学让人们陷入虚妄的世界,而当前国家危难、民族蒙尘,国人应认清现实,变理想主义为现实主义。第三,在智育上,重视自然科学,传播进步思想。马君武提出“改良教育,使一般青年国民,尊重良知,破除迷信,乃为国家之根本问题也”,要使学校自然科学等课程教学切实开展,同时在社会上传播自然学科知识和进步思想,因此《新青年》刊登了《女性与科学》《人口问题与医学》等文章,同时也翻译了《春潮》《意中人》等外国文学作品,传播西方进步观念,培养思想先进、自然科学知识丰富的新青年,让他们毕业后投入到社会岗位中,最终实现富国强兵。第四,在美育上,注重提升美学素养。当时国内多宗教、尊孔和麻将等活动,在音乐、美术以及运动方面的活动非常匮乏,因此陈独秀说“新文化运动莫忘了美育”,并主张用美术代替宗教。第五,在军国民教育方面,《青年杂志》创刊之际,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新青年》阵营主张学习德国,杂志第1卷关于德国的介绍就多达9篇,陈独秀指出青年勿居于被征服地位,应不为大势所屈,英勇善战,报效祖国。
④毛泽东曾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1919年后受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影响,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方向,向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企图唤醒青年觉悟,动员青年参与革命活动,以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李大钊首先发表了《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开始宣扬马克思主义,他写道:“Bolshevism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可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他指出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是俄国一国的胜利,更是广大农民劳工群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文化阵营提出创办“新教育”、培养高素质青年正是源于陈独秀提出的新青年“六个标准”。
B.陈独秀提出的现实主义、惟民主义等教育思想与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基本保持一致。
C.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动员青年参与革命,以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介绍,激发了青年的救国热情,直接推动了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白话文摧毁文言文代表的封建观念,打破儒家话语体系上的政治、思想是新文化阵营抨击封建礼教的主要手段。
B.马君武认为使学校的自然科学等课程教学切实开展,并在社会上传播自然学科知识和进步思想是国家的根本问题。
C.《新青年》坚持翻译《春潮》《意中人》等外国文学作品,使得当时的青年都能投身于社会岗位,推动社会进步。
D.“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对当代青年的殷切期望。
3.下列诗句中的人物形象,不符合陈独秀提出的新青年“六个标准”的一项是( )(3分)
A.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B.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C.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D.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4.请简要分析材料的论证思路。(4分)
5.《新青年》提出的旨在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的系列理念和举措,对当下青年的自我成长有怎样的借鉴意义?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奇 袭①
徐兴业
①李孝忠②是大军开抵雄州后,被种师中派来防河的原班人马之一。他在这里已经驻屯了一个多月,熟悉附近形势和隔岸辽军的配备情况。他利用掩埋尸体的机会,同大家反复商量,拟订出一个大胆的行动计划,决定在午夜以后涉渡界河,去袭击北岸十里外的一个敌方据点,那里驻有两名拽刺③和几百人马。拽刺耶律登哥是骠悍的勇将,与我军对峙以来,多次惹是生非,前来挑衅。李孝忠根据辽军遗下的尸体来判断,白天这支辽军,肯定是他统率的,要报仇就报在他身上。
②李孝忠是一名低级军官,在职务上,他没有统带过一百人以上的队伍,可是根据他从军十多年的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