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350字。

  1.2《齐桓晋文之事》
  [基础演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无罪而就死地     就:走向
  B.挟太山以超北海     超:超过
  C.度,然后知长短     度:衡量长短
  D.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恒:守道不变
  2.下列各项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不敏:不聪慧,不通达
  B.俯不足以畜妻子    妻子:妻子和儿女
  C.申之以孝悌之义    孝悌: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D.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是故:就是这个缘故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B.盖亦反其本矣
  C.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D.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4.下列句子的句式结构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B.未之有也
  C.王见之,曰:“牛何之?”
  D.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名词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D.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6.下列各项对句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惟救死而恐不赡。——这样,只把父母、妻子、儿女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来不及。
  B.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哪有仁爱的人在统治期间,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
  C.奚暇治礼义哉?——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
  D.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不遵守礼义法度,无所不为。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④⑤③
  C.①④②③⑤    D.④①②⑤③
  [能力提升]
  一、课内细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