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200字。

  2024年春学期3月份月考
  七年级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9分)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  A (朴素/朴实)情感,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
  因为有满腔家国情怀,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才留下了一段段家喻户晓的故事:端木蕻良为洗去故乡的污秽和耻辱而立下铮铮shì yán;闻一多kāng kǎi淋漓斥特务,气冲斗牛震华天;邓稼先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jū gōng尽瘁,死而后已……这些都会让我们心潮澎湃。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和生存的强大动力。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铮铮shì yán              kāng kǎi        淋漓
  jū gōng        尽瘁      心潮澎湃           
  (2)A处应填的词语是              。(1分)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4)下列对语段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语段中加点的“以”“因为”“才”的词性分别是副词、连词、介词。
  B.语段中加线的成语“家喻户晓”“气冲斗牛”“死而后已”使用正确。
  C.语段中的“:”表示引出下文,“……”表示列举的省略。
  D.语段中“端木蕻良……闻一多……邓稼先……”修辞是排比。
  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桃李不言,                 。       《史记??李将军列传》
  (2)                 ,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3)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4)将军百战死,                。      《木兰诗》
  (5)古往今来,爱国是诗歌常见的主题。《木兰诗》中,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            ,             ”两句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木兰的行军速度之快、决心之坚。请再写出其他古诗中表现爱国主题的连续两句:                ,               。(试卷上出现的除外)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的是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等书。
  C.《木兰诗》的作者是北宋的郭茂倩,这是一首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乐府民歌。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世人称为“诗仙”。他和“诗圣”杜甫并称“李杜”。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盐城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5.七(1)班准备在本班开展“传承爱国基因,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务。(7分)
  (1)“天下之本在国”,小语打算以“国”这个汉字的起源来导入活动。
  国,甲骨文 (戈,武力) (口,即“郭”,城墙、城邑),两者结合表示            。金文再加 。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变后楷书写作“國”,如今简化作“国”。
  ①根据以上提示,完成上述文字中的填空:                      。(1分)
  ②文言教材中,“国”字的义项有:①名词,国家;②名词,国都;③名词,国防。陆游诗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国”意思是       (填序号)。(1分)
  (2)小言认为应该在会场上挂一幅对联,请根据上联,为下联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语句,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
  上联:九秩春秋,铁马金戈,千里征尘安社稷;
  下联:三军将士,寒冬酷暑,________________。
  A.一腔热血长城铸 B.热血一腔铸长城
  C.一腔热血铸长城 D.热血一腔长城铸
  (3)同学们在活动中遇到了一些疑惑,于是小南代表班级同学,向组织活动的老师提了一些问题,请根据老师的回答,拟写出问题。
  小南:①(2分)                                                                              
  老师:本次活动旨在带动更多的学生了解红色历史,争当红色故事的传播者和红色精神的践行者,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践中,凝聚成建设壮美祖国,共圆复兴梦想的磅礴伟力。
  小南:②(1分)                                                                                  
  老师:通过开展了解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阅读红色经典、踏寻红色足迹等活动,来传承红色精神。
  6. 名著阅读。(6分)
  (1)祥子呆呆地立在(茶馆)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老者一边走还一边说话,语声时高时低;路上的灯光与黑影,时明时暗。祥子听着,看着,心中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难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