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650字。
2024年春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 九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共6页,在检查是否有漏印、重印或错印后再开始答题。
3.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注意题号必须对应,否则不给分。 4.答题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语文的世界,生活的舞台。让我们在语文的世界里,感受生活的 美好;让我们在生活的舞台上,学习语文的精髓。
【经典里的语文知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16分)
诗的源头是歌谣。日常的言语不够劲,便用歌唱。《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关雎》 中①“窈窕淑女, ▲ ”表达了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汉武帝立乐府,北 宋郭茂倩编写《乐府诗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就源自《乐府诗集??木兰诗》,诗中②“万里 赴戎机, ▲ ”两句形象表现出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英姿。汉末,五言体便多起来,最 高的成就是《文选》所录的《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是其中第九首,表达主人公攀折花 枝,以花寄情的句子是③“攀条折其荣, ▲ ”。汉献帝建安年间,文学极盛,曹操的《龟 虽寿》中④“ ▲ _,志在千里”表达出老当益壮、积极向上的精神。晋代陶渊明是将田 园生活描写在诗里的第一人,⑤“ ▲ ,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得成为无数人理想的生 活状态。唐代成立了律诗绝句,李白用诗抒写自己的生活,⑥“ ▲ ,江入大荒流” 唱出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深情向往;杜甫用诗抒写那个大时代,⑦“ ▲ _ ,大庇天下 寒士俱欢颜”呼喊出诗人对民生国运的炽热关怀。宋诗散文化,到苏轼而极,⑧“不识庐山真面目, ▲ ”,他将禅理融入诗词,开了一个新境界。陆游是个爱君爱国的诗人, 《十一 月四日风雨大作》中⑨“ ▲ , ▲ ”两句诗人由自然界的风雨想到国家的 风雨飘摇,将一腔御敌之情形诸梦境, páng b6 之气、报国豪情跃然纸上。五千年文化,三千 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历代诗词各有胜场,也各有短处,只要知道新、变,便是进步。
(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10分)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词语。(4分)矫健 ▲ 炽热 ▲ páng bó. ▲ ▲
(3)下列说法正确的 一 项是(▲ ) ( 2 分 )
A.《诗经》诗歌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多用“兴”的表现手法。《关雎》是其首篇。
B.“老当益壮”“民生国运”“深情向往”分别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
C.“只要知道新、变,便是进步。”是假设关系的复句。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的律诗计四联。 一般说来,颔联、颈联的上下句是对仗句。上文 提到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不属于律诗。
2.神州中学九年级开展“字’从遇见你”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2分)
【材料一】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 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二是“指事”, 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
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 一个字 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相同或 一部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转注字,也可以叫作同义字。六是“假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 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作那个意义用。
【材料二】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又有了“隶书”……到了汉末,才渐渐变了,椭圆 的变为扁方的,“敛笔”变为“挑笔”。这是所谓汉隶,是隶书的标准。晋唐之间,又称为“八分书”。 汉初还有草书,从隶书变化,更为简便。这种草书,各字分开,还带着挑笔,称为“章草”。魏晋 之际,又嫌挑笔费事,改为敛笔,字字连书,以一行或一节为单位。这称为“今草”。隶书方整,
去了挑笔,又变为“正书”。这起于魏代。晋唐之间,却称为“隶书”,而称汉隶为“八分书”。晋代 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正书本也是扁方的,到陈隋的时候,渐渐变方了。到了唐 代,又渐渐变长了。这是为了好看。正书简化,便成“行书”,起于晋代。大概正书不免于拘,草 书不免于放,行书介乎两者之间,最为适用。但现在还通用着正书,而辅以行草。 一方面却提倡 民间的“简笔字”,将正书行书再行简化;这也还是求应用便利的缘故。
(选自《<说文解字>第一》,有删改)
(1)根据了解的汉字知识,将表格①②两处补充完整。 (2分)
简体字 篆体字 繁体字 字形解说
聿
聿 一只手握着笔的样子。
笔
筆 ① ▲
书
書 一只手握着笔书写,使文字显明。
②▲
畫 一只手握着笔,标出田地界限。
(2)材料二主要讲述了书体的演变,请补写其演变过程。(3分)
小篆→隶书→① ▲ →②▲ →③▲
(3)同学们发现“英雄”的“英”字义演变很有意思,由此大家展开讨论。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将 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4分)
小语: 《说文解字》中“英”写作 。它是形声字,从艸,央声。它的篆书形体像草,表明 “英”是一种草本植物;央既表声,又有中央的含义。整个字表示花在绿叶中央,所以它的本义是 ① ▲ 。
小文:对了, 《桃花源记》中“落英缤纷”的“英”就是这个意思。可是,这个意思和“英雄”又有什么关联呢?
小语:我的理解是,花是美好的象征,由此可引申为“不凡、杰出”。我们可以通过联结成语
②“ ▲ ”来理解,这就是“英雄”的“英”的意思啦。
小文:这样看来,本义和引申义之间是有关联的。例如,“本”采用的造字法是③ ▲ , 本 义是“草木的根”;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请循其本”中“本”的引申义为④ ▲ ,
它们之间是有关联的。
小语:由字形推演字义,由本义联结引申义,这真是一种积累文言词汇的好方法!
(4)“龙行龘龘、前程朤朤、生活鱻鱻和事业駸駸”成为2024年新春佳节的热门祝福词汇,
有人提出“应该逐步恢复繁体字”的建议,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3 分 )
二 、阅读理解(62分)
【经典里的说话艺术】
(一)古诗文阅读(22分)
3.劝说类文言文标题暗含劝说方式,请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