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90字。
《归去来兮辞并序》导学案
编订 李健 20224.05.13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言知识现象。
2. 体会陶渊明厌恶官场,辞官归田的决心以及他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的情怀。
3.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乐天安命”思想和隐居的生活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理解情与景的关系来把握陶渊明的思想感情。
难点:辩证地看待陶渊明的“辞官归隐”。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 “田园诗派之鼻祖”。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2.写作背景
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5.解题
来,助词,无义;
兮,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吧”、“啊”。
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回去啊!”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4.字词正音
瓶无储粟(sù) 求之靡(mǐ)途 田园将芜(wú)胡不归
轻飏〔yáng) 壶觞(shāng) 眄(miǎn)
流憩(qì) 矫(jiǎo)首 遐(xiá)观
出岫(xiù) 景(yǐng)翳(yì)翳 西畴(chóu)
窈窕(yǎo tiǎo) 遑(huáng)遑 耘耔(yúnzǐ)
东皋(gāo) 心惮(dàn)远役 犹望一稔(rěn)
5. 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形作名,故交)
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
眄庭柯以怡颜(使……快乐)
悦亲戚之情话(意动用法,以……为乐)
乐琴书以消忧(意动用法,以……为乐)
或棹孤舟(名作动,用桨划)
乐夫天命复奚疑(意动用法,以……为乐)
古今异义
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深远曲折的样子 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妆饰、仪容)美好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古义:小孩 今义: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策扶老以流憩
古义: 拐杖 今义:搀扶老人
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内亲外戚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
课堂探究
1.作者到家后有哪些活动?体现了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抵家——载欣载奔——欣喜若狂
居室——引壶觞以自酌——舒适安逸
涉园——园日涉以成趣——留连忘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