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我5520字。
2024年春沙地、崔坝、双河、新塘四校联考七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填写答题卷上的考生信息。
2.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卷选择题的答题区域内按要求填涂;非选择题请使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填涂、书写在试题卷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七年级(四)班的同学正在开展“‘语’你同行、静待花开”学习活动,特邀大家参加。
翻开课文,总有一些人触动我们的心灵。邓稼先于戈壁荒原书写鞠躬尽(cuì)________,看蘑菇云袅袅升起;闻一多【甲】________(一年到头勤劳不懈),钻探古代典(jí)________炯炯目光远射到有史以前;端木蕻良深深眷恋故土,誓为故乡洗去污秽________;杨绛敢于自省,写下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鞠躬尽(cuì) 典(jí)
2.为文中加点的字词注音。
污秽 愧怍
3.根据【甲】处的解释,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的成语。( )
A.兀兀穷年 B.锲而不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B.在东京奥运会成功闭幕后,我们学校开展了“话说东京”。
C.能不能战胜自己畏难的情绪,是一个人在学习上成功的关键。
D.为了培养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学校特地开设了名著阅读课。
5.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吴薇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诵》后,王淑涵同学接着朗诵黄霑的《我的中国心》,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词。
6.请根据下列文字,把诗句补充完整。
诗有景,景寓情。王维与自然对话,在明月相伴的时光里,写下了“① ,② ”(《竹里馆》)充分感悟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李白在笛声悠扬的深夜里,写下了“③ ,④ ”(《春夜洛城闻笛》),唤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韩愈在万紫千红的暮春时节里,写下了“草树知春不久归,⑤ ”(《晚春》)诉说着对春天无限的情思;岑参在远赴边疆的途中,写下了“⑥ ,双袖龙钟泪不干”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木兰诗》中“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⑦ ,⑧ ”,抒写了木兰在从军途中,触景生情,所生发的思亲之情。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7.阅读《岁暮》,完成两题。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②?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释】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末,这一年正好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走向没落。当时杜甫客居阆洲(今四川阆中)。②请缨:用西汉终军请缨的典故,借指将士自动请求出兵击敌。
(1)颔联以 “ ”和“ ”来借代战争,一个“犯”,一个“动”,写出诗人听到敌人入侵后内心的强烈冲击。
(2)结合全诗,首联中“岁暮”应该是有多层的含义,你是如何理解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司马光《孙权劝学》)
【乙】
汪克宽,字德一,祁门人。祖华,受业双峰饶鲁①,得勉斋黄氏之传。克宽十岁时父授以双峰问答之书辄有悟。乃取《四书》,自定句读,昼夜诵习,专勤异凡儿。后从父之浮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