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23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答卷时,将答案用黑色字迹的碳素笔书写在答题卡各题的答题区域内。
  第一部分(1—2题,14分)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光阴似箭,蓦然回首,我们会发现,优秀的文学作品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科学家为了祖国鞠躬尽瘁、鲜为人知的奉献精神;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对于古代典籍那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万丈狂lán的气势;读杨绛的《老王》,我们从作者对老王的kuì怍中,感受到一个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
  文学培育了每一代人。它揩尽污秽,迎来广阔的精神世界。它是一把智慧的钥匙,促使人类开启神秘的世界门扉;______,______。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污秽(     )    ②揩(     )        ③狂lán(     )        ④kuì(     )作
  (2)下列成语中 “鲜”与画线字“鲜”同义的是(   )
  A. 数见不鲜 B. 鲜衣怒马 C. 寡廉鲜耻 D. 屈鄙行鲜
  (3)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
  【答案】(1)    ①. huì    ②. kāi    ③. 澜    ④. 愧    (2)C   
  (3)它是一艘启动的航船,带领人们载向广阔的生活海洋。(与例句结构基本一致,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污秽(huì):肮脏的。
  揩(kāi):擦;抹。
  狂澜(lán):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愧怍(kuì):惭愧。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义辨析。
  “鲜为人知”表示很少有人知道(邓稼先的)这种奉献精神。这里的“鲜”意为“很少”。
  A.“数见不鲜”表示事物常常出现并不觉得新奇,“鲜”意为“新鲜”;
  B.“鲜衣怒马”形容服饰华丽,“鲜”意为“鲜艳”;
  C.“寡廉鲜耻”表示缺少廉耻感,“鲜”意为“很少”,与材料中的“鲜为人知”同义;
  D.“屈鄙行鲜”指的是道德品质低下,“鲜”意为“鄙陋”;
  故选C。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观察例句的结构、修辞特点,保持和例句的一致性。例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将文学比作“一把智慧的钥匙”,并且描述了其作用“促使人类开启神秘的世界门扉”。仿写时,也要使用比喻,将文学比作另一种事物,体现文学的另外一种作用。
  示例:它是一盏明亮的灯塔,指引人们照亮黑暗中的思想迷途。
  2. “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学校七年级1班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写出一句关于爱国的经典名言或古诗。
  (2)为增强学生爱国爱家的意识,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仿照示例,再写一个活动名称。
  示例:家书大家写
  (3)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说过“现在唱爱情的歌曲太多,唱爱国的歌曲太少,我看有必要提倡爱我民族、爱我中华、爱我社会的歌曲”。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答案】(1)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2)示例:孝行大家诵   爱国诗词我来诵   宏图你我绘(与示例句式结构基本一致,围绕家、国拟写即可)   
  (3)示例:我赞同张明敏先生的话。因为唱爱国歌曲能够让我们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时刻以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经典名言或古诗的积累,特别是与“爱国”主题相关的名言或诗句。根据题目要求,从记忆中提取出体现爱国情怀的名言或诗句。
  示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设计活动的能力,主题是围绕“爱国爱家”的意识增强。解答时,结合示例,设计一个与主题相符且易于实施的活动,活动形式可以是演讲、征文、展览等多种形式。
  示例:祖国风光摄影展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评论能力。
  以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为例,这首歌唤起了一代人的爱国情怀,反映出歌曲在凝聚人心、弘扬国家精神方面的作用。其他如《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等经典爱国歌曲,都在不同历史时期激励了无数人。虽然爱情歌曲在情感表达上有其独特魅力,但它们可能过于个人化,缺乏对集体记忆和共同价值观的强调。爱国歌曲则在个人情感之外,增加了对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认同感。眼下,许多年轻人可能对传统爱国歌曲不太熟悉,这需要教育部门和媒体在音乐教育中适当增加爱国歌曲的比例,同时鼓励当代音乐人创作出符合时代特色的新式爱国歌曲。推广爱国歌曲可以与学校教育、文化活动、公共媒体相结合,例如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