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880字。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学业诊断语文
  (考试时间:上午10:00——12:00)
  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七年级举行了“青年与时代”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小题。
  【活动开场】
  硝烟弥漫,寒风凛冽,青年在危急存亡之际沥尽心血,骨气奠国基;前路迷茫,风雨飘摇,青年()暗夜迷蒙中鞠躬尽cuì,奉献塑国魂。闻一多慷慨淋漓大骂特务,鲁迅弃医从文无悔此生,红军战士在悬崖峭壁上酣然入睡,志愿军战士在战火纷飞里奋不顾身……百年誓言今朝是,展望未来,春山可望,当代青年定会逐风前行无所惧,再绘盛世锦绣图!
  1. 请你给上面开场白中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cuì
  酣 然鞠躬尽
  2. 开场白括号内空缺一个字,请你从下面选出最合适的一项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
  A. 从 B. 于 C. 对
  【答案】1. hān    瘁2. B
  【解析】
  【分析】
  【1题】
  本题考查给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酣然:读音hān rán,酣畅的样子。
  cuì——瘁,鞠躬尽瘁:恭敬谨慎,勤勤恳恳,尽心竭力,奉献一切。
  【2题】
  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A.从:介词,自,由。
  B.于: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C.对:介词,表示动作的对象 ,朝,向。
  根据“前路迷茫,风雨飘摇,青年( )暗夜迷蒙中鞠躬尽cuì,奉献塑国魂”语境可知,此处“暗夜迷蒙”是“鞠躬尽cuì,奉献塑国魂”的处所,与“……中”是成对的组合,应使用“于”。
  故选B。
  【故事分享】
  3. 2024年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81名个人和50个团队接受党和国家在工程领域的最高规格褒奖,山西大学程芳琴教授获得“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造福于民的技术才是好技术。”成长于煤炭大省的程芳琴教授带领团队攻关20余年,系列成果大幅提升煤矸石利用率,让清洁取暖走入千家万户。璀璨的灯光,映照卓越工程师为国奋斗的光辉群像;闪耀的奖章,见证大国重器创新争先的时代篇章。
  小组成员设计板报,分享“奋晋”故事。请你根据上面材料,参照示例,写一段话点赞程芳琴教授,100字左右。
  示例:他,一位具有中国农民朴实气质的人,一位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科学家。升腾在空中的蘑菇云,是他多少个不眠之夜的成果。他开拓了中华民族的核武器事业,让中华民族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他是邓稼先,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答案】示例:她,一位成长于煤炭大省谋求技术创新的人,一位坚持不懈、为国奋斗的科学家。她带领团队努力攻关,大幅提升了煤矸石利用率,让清洁取暖走入千家万户,为民造福。她就是程芳琴,国家工程师奖的获得者!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仿写。
  根据示例“他,一位具有中国农民朴实气质的人,一位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科学家。升腾在空中的蘑菇云,是他多少个不眠之夜的成果。他开拓了中华民族的核武器事业,让中华民族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他是邓稼先,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可知,点赞程芳琴教授,语言内容方面:需要写出程芳琴教授的专业特质、性格特点以及她在工程领域的突出贡献、重要成果。情感表达方面:通过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对程芳琴教授的敬佩和赞扬之情。句式与修辞方面:可以使用成语让语言更生动;修辞上使用排比增加语言的气势。使用句式:“他,一位……,一位……。……,是他……。他……让……。他是+人名,……”。
  示例:她,一位来自煤炭大省的杰出女工程师,一位不畏艰难、矢志不渝的科研者。煤矸石利用率的飞跃提升,是她二十余年坚守与探索的结晶。她为祖国的环保事业贡献了智慧与力量,让清洁取暖温暖了千家万户。她是程芳琴,是新时代工程师的楷模!
  【诗词吟诵】
  4. 活动中,同学们发现许多古诗里满溢家国之情,大家纷纷发言分享,表示要厚植家国情怀。请你将下面发言中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守候家园,守望故乡: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唤起浓浓的思乡情;岑参《逢入京使》中“______,______”写尽思念家园的悲伤;晚年的王维“独坐幽篁里,______”(《竹里馆》),自然家园给予他心灵无限的慰藉。
  (2)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木兰诗》中“______,从此替爷征”是木兰的孝顺;“______,______”写出木兰报效国家,奔赴战场的飒爽英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