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720字。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春节是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是中国最丰厚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以祈(   )福迎祥与和mù(   )喜庆的节日文化特质,呈现出人类文明共通的形态。②春节礼仪是文明中国最显著的,是中国人日常生活文明的集中体现。③人们通过辞年礼,团年守岁礼与拜年庆贺迎春礼三大仪礼,融入人文关怀与生命意识,以及对未来生产、生活的期待,将天地自然、国家社会,伦理秩序、人情事故在年节礼俗整体中相互关联,浑然一体。④正是这些严肃与丰富的春节礼仪,保障了中国社会的生机与活力,让中国人在充满希冀与愉悦中,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1)祈(     )福    (2)和mù(     )
  2. 句②是病句,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3. 句③中有个错别字,请找出所在词语并改正。
  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
  4. 句④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
  A. 记叙或叙述 B. 议论 C. 描写 D. 说明
  【答案】1.     ①. qí    ②. 睦   
  2. 春节礼仪是文明中国最显著的礼仪,是中国人日常生活文明的集中体现。   
  3.     ①. 人情事故    ②. 人情世故    4.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祈福(qí):祈求上天赐予福祉。
  和睦(mù):相处融洽,没有争吵。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句②成分残缺,“最显著的”后面缺少一个宾语中心词,应该加上“礼仪”,以指明春节礼仪在文明中国中的具体地位。因此,修改后的句子是:春节礼仪是文明中国最显著的礼仪,是中国人日常生活文明的集中体现。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人情事故——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表达方式。
  根据句④“正是这些严肃与丰富的春节礼仪,保障了中国社会的生机与活力,让中国人在充满希冀与愉悦中,走过了一年又一年”可知,运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在这句话中,作者对春节礼仪的作用进行了评价,指出它们保障了中国社会的生机与活力,让中国人在充满希冀与愉悦中度过每年,这是对春节礼仪意义的议论分析;
  故选B。
  5. 古诗文默写填空。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高度概括“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境界宏大,情感乐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老人和孩子的神情来表现桃源生活安居乐业,自由快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窈窕淑女    ②. 君子好逑    ③. 气蒸云梦泽    ④. 海内存知己    ⑤. 天涯若比邻    ⑥. 黄发垂髫    ⑦. 并怡然自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
  易错字:窈窕、逑、髫、怡。
  二、阅读(45分)
  (一)(7分)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6. 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水尤清冽(     ) (2)俶尔远逝(     )
  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记述自己徜徉于自然之境时的所见所思所感,是比较典型的游记。
  B. 作者抒发情感时,既有借景抒情,也有直接抒情。
  C. 作者游览小潭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是先忧后乐。
  D. 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来记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