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000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燕歌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边塞诗,反复读诵、吟咏,达到熟读成诵。
2.结合注释理解本诗的含义,结合文体、声韵体会诗情。
3.结合创作背景,明确本诗三大主题,树立人生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结合注释理解本诗的含义,结合文体、声韵体会诗情。
结合创作背景,明确本诗三大主题,树立人生责任感。
【教学准备】
1.制作教学ppt,搜集高适生平的小视频。
2.搜集吟诵视频或者音频,或者自主录制吟诵视频、音频。
【教学过程】
作者导入
1.教师语:2023年暑期档的动画长篇《长安三万里》,不知道有么有同学看过啊?那么,有人知道这个故事是以谁的视角展开故事叙述的吗?——答:高适。
是的,高适,动画片中站在高适的视角上,由老年高适叙述了自己与李白相识相交的一生。那么,你所认识的高适,和电影中的高适一样吗?你了解的高适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给大家讲述一下吧?
2.你说我说话高适(该环节可以考虑通过小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快速了解高适的生平。)
作者简介:
高适(约700-765)字达夫,一字仲武,世称高常侍,与岑参并称,盛唐边塞诗代表作家。其边塞诗感情激昂,意境雄浑,气势奔放;长于七古。
3.边塞诗
1)定义:边塞诗是指以歌咏边塞军旅生活或描述边塞奇异风光为主要内容的一类诗歌。
2)艺术特点:
①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有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②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句居多;
③在题材的开拓和意境的创造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4.燕歌行
《燕歌行》是高适边塞诗中最杰出的作品。它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
【设计意图】
结合时事,通过2023年暑假档大火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诗的作者高适。通过高适文学常识的回顾,再次让学生对作者有个整体的印象,并且明确作者以边塞诗见长,从而引出其边塞诗的“第一大篇”《燕歌行》。
本环节旨在回顾作者及边塞诗等文学常识,在此基础上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