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350字。

  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和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但最引起许多人的注意,而且于生命有危险的,是《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非汤武而薄周孔”。非薄汤武、周孔,在现时代是不要紧的,但在当时却关系非小。汤武是以武定天下的,周公是辅成王的,孔子是祖述尧舜的,而尧舜是禅让天下的。嵇康都说不好,这让司马懿篡位的时候,怎么办才好呢?没有办法。在这一点上,嵇康对司马氏的行动有了直接的影响。嵇康的朋友吕安不孝,连及嵇康,嵇康的罪案和曹操杀孔融差不多。魏晋,是以孝治天下的,不孝,故不能不杀。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呢?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倘只是不孝,其实那时倒不很要紧,关键在于嵇康发议论;阮籍不同,不大说关于伦理上的话,所以结局也不同。
  然而后人就将嵇康、阮籍骂起来,人云亦云,一直到现在,一千六百多年。季札说:“中国之君子,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这的确是的,大凡明于礼义,就一定要陋于知人心的,所以古代有许多人受了很大的冤枉。例如嵇康、阮籍的罪名,一向说他们毁坏礼教。但据我个人的意见,这判断是错的。魏晋时代,崇尚礼教者看来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的。因为魏晋时代所谓崇尚礼教,是用以自利的,那崇奉也不过是偶然崇奉,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懿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于是老实人被如此利用,他们不平至极,无计可施,而后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反对礼教。但其实不过是态度,至于他们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把它当作宝贝,比曹操、司马懿们要迂执得多。
  (摘编自鲁迅《而已集》)
  材料二:
  孔子是中国两千年礼法社会和道德体系的建设者。创造一个道德体系的人,也应是真正能了解这道德的意义的人。孔子知道道德的精神在于诚,在于真性情、真血性,所谓赤子之心。扩而充之,就是所谓“仁”。一切的礼法,只是它寄托的外表。舍本执末,丧失了道德和礼法的真精神、真意义,甚至假借名义以便其私,那就是“乡原”,即“小人之儒”,这是孔子所深恶痛绝的。孔子曰:“乡原,德之贼也。”又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他更时常警告人们不要忘掉礼法的真精神、真意义。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他痛恨虚伪。他骂:“巧言令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汤武是以武定天下的,尧舜是禅让天下的,这让司马懿篡位时不知怎么办才好,而嵇康的言论对司马氏的行动有影响。
  B.魏晋时代对礼教的崇奉不过是偶然崇奉,而老实人被利用,无计可施,后来变成从内心深处不信礼教,甚至反对礼教。
  C.孔子是中国两千年礼法社会和道德体系的建设者,也应是真正能了解这道德的意义的人,他痛恨“小人之儒”。
  D.司马昭拿“无益于今,有败于俗,乱群惑众”的罪名杀嵇康,而阮籍佯狂,刘伶纵酒,在真性情、真血性中享受快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魏晋统治者以孝治天下导致天位从禅让而来。如果他们主张以忠治天下而不以孝治天下,其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
  B.孔子极力赞美狂狷而排斥乡原,具有超然的、爱美的和自然的生活态度,他“依于仁”,还“游于艺”,他肯定了曾皙的志向。
  C.汉代的俗儒钻进利禄之途,把孔子的中庸之道异化为庸俗主义、妥协主义、折中主义等,魏晋文人的狂狷便是对此的反抗。
  D.嵇康被杀害时非常勇敢,从容地弹奏了一曲《广陵散》,非常洒脱;而维护伦理的曹操枉杀孔融,甚至连小孩也不放过。
  3.下列选项,最不能体现材料二中“道德的真精神”的一项是(3分)(    )
  A.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谢安时年七八岁,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遂遣之。
  B.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C.魏王(曹操)将见匈奴使,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D.有失牛者,就宽(刘宽)车认之。宽下驾步归。有顷,失牛者得牛送,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
  4.请简要阐释材料二中加点的“乡原”和“殉道者”的含义。(4分)
  5.两则材料都对嵇康和孔融进行了评价,其观点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老樟木匣子  季明
  安吉庆是夜间回来的。
  新婚不久,安吉庆就投军打鬼子去了,一晃快三年没见面。妻子打开门的一刹那,她的眼泪倏地涌了出来。这许多天来,恍惚间,她总感觉安吉庆回来了,就在离她不远的地方,而且这气息愈来愈浓重。
  事实上,一个多月前,安吉庆所在的部队,就开拔到离老家不足百里的地方驻扎。军人没有命令,有家也不能回。今天,团长特批了他几个钟头的假,回家看看,对安吉庆来说,几个钟头,不过是个虚的概念。最后,团长说:“骑马回去,鸡叫头遍,必须赶回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