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640字。

  北京市密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编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本答题卡上的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2024年6月22日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纪念日,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主题为“传承运河文化,博览运河万象”的研学活动。你所在的小组完成了研学记录手册。请你对文稿进行修改和补充。
  第一部分 经济通道??漕运行船
  中国大运河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运河,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卓越非凡的劳动智慧。
  中国的主要河流绝大多数是东西走向,没有南北水道,这种横向封闭的自然水系制约着交通往来,因此人们开凿了南北走向的人工河【甲】运河。从高空俯瞰,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沟通我国五大水系,连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人口 ① 密的地区,是古代货物流通的重要通道。南方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通过大运河运往北方【乙】而北方的粮食、马匹等也通过大运河运往南方。新中国成立后,对大运河进行修复和整治。河面片片涟漪,两岸芳草 ② ,如今的大运河正焕发着新的活力。
  1. 依次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锲(qiè)  瞰(kàn) B. 锲(qì)  瞰(kàn)
  C. 锲(qiè)  瞰(gǎn) D. 锲(qì)  瞰(gǎn)
  2. 在文段 横线上填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稠     ②凄凄 B. ①绸     ②凄凄
  C. ①稠     ②萋萋 D. ①绸     ②萋萋
  3. 在【甲】【乙】两处依次填入标点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 :  【乙】 , B. 【甲】 —— 【乙】 ,
  C. 【甲】 :  【乙】 ; D. 【甲】 —— 【乙】 ;
  第二部分 多彩建筑??古桥风韵
  桥梁遗存,是大运河世界遗产的构成要素之一,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微不足道。苏州的宝带桥横卧于大运河和澹台湖之间的玳玳河上,始建于唐朝,是当之无愧的“苏州第一桥”。在苏州,宝带桥家喻户晓,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它全长317米,由53孔落墩联孔组成,是我国现存最长、最完整的一座大型古代联拱石桥。此外,宝带桥从第13孔开始逐渐隆起,第15孔为最高点,到第17孔又恢复原高度。这隆起的5孔,不仅从外形上起到调节的作用,而且减少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宝带桥  【甲】  ,被誉为“苍龙浮水,鳌背连云”。它古朴的建筑风格与深厚的历史底蕴一脉相承,展现着独特的魅力。“  【乙】  ”,苏州是大运河沿线流经区域最多的城市之一。宜人的水乡和优美的古桥让苏州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中精彩的一段。
  4. 根据文段意思,依次补全横线上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甲】富于变化又雄伟壮丽  【乙】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B. 【甲】富于变化又雄伟壮丽  【乙】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 【甲】雄伟壮丽而富于变化  【乙】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D. 【甲】雄伟壮丽而富于变化  【乙】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5. 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微不足道 B. 当之无愧 C. 家喻户晓 D. 一脉相承
  第三部分 历史文化??文学魅力
  ①大运河寄托着百姓生活的喜怒哀乐,见证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盛,也丰富着文学创作的内容和主题。瓜洲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很多文化名人在此留下过墨痕印记。②隋唐时期,诗人笔下的瓜洲是浪漫和美丽的;到了宋代,诗词中的瓜洲则变得大气和厚重。“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绝唱。而到了宋金对峙时期,因为独特的军事地位,瓜洲更是诗人笔下的高频地点。比如曾写下《游山西村》的诗人       ,就在《书愤》中创作了“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名句。③这些与运河相关的文学作品让我们了解瓜洲,亲近瓜洲,喜爱瓜洲。④迷人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历史印记、深厚的文化底蕴使瓜洲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6. 请根据文段中的提示,帮同学补全横线处的信息。
  7. 你对语段画线的句子进行检查,发现没有运用排比的一项是(   )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8. 学习结束后,有同学写了一副对联表达感受。补全对联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贤集文人墨客,一河气贯  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