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90字。
《声声慢》教学设计
课 题 《声声慢》
(部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授课对象 高一学生 课时 1
作者 刘锦
教材分 析 《声声慢》是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词作,第三单元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诗词名作。本词是李清照南渡后晚年时期的的代表作,相对于前期作品,本作中作者的情绪比较低沉,但在痛苦的低吟中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表现了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夫丧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
学情分 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如《如梦令》、《一剪梅》等,也接触过其它抒写“愁绪”的作品。具备了一定的诗词鉴赏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宋词也有一定的兴趣,愿意学习诗词。但在准确理解诗歌中的景情关系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学习,诗歌的现实意义也需要深入挖掘
教学目 标
1、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作品风格,学会知人论世。
2、 体会运用叠词所达到的抒情效果
3、解读词中意象,感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理解李清照在词中表达出的“愁”之内涵,体会李清照国破家亡、饱经离乱的哀愁。
核 心
素 养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词作内容,赏析词篇。在赏析词作时,引入写作背景、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知人论世。并通过比较李清照不同时期的作品,分析典型意象背后的不同内涵,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体会“愁”的不同表现。让学生感受叠词、意象、意境的美,激发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
教学方 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诵读品悟法。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课 前
预 习 布置预习任务:
1、 阅读资料著名作家梁衡的散文《乱世中的美神》
2、 本词要求熟读成诵 1、边读资料边圈点勾画。
2、并预习文本,争取熟读成诵。 阅读词人经历,加深对词人的了解,更准确把握愁的内涵,理解文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