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280字。
广东省韶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
1.默写古诗文。
(1)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造化钟神秀, 。荡胸生曾云, 。(杜甫《望岳》)
(5)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陆游《游山西村》)
(6)请从《约客》(赵师秀)中选择合适的诗句,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梅子黄时日日晴。至竟是晴还是雨,熟梅天气不分明。(缪珠荪《瑞鹧鸪??夏窗戏拍》)
(7)诗人善于借用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周敦颐在《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以莲喻人,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落红不是无情物, ”,以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 ”,借写百花惜春争艳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二、诗歌鉴赏
2.《登飞来峰》(王安石)是登高抒怀之作,诗人触景生情,借“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来寄托壮怀,请结合资料链接,概括诗人的政治抱负。
资料链接:
北宋仁宗时,国家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一天比一天尖锐起来了。王安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怀着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治国平天下的才能。所以他一登到山岭塔顶,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象的憧憬,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
三、基础知识综合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总结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完整知识体系,展现了古人zhuó yuè( )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如“雨水”时节烟雨 、草木萌动,“大寒”时节天气极寒、“夜眠如露宿”。在古代,二十四节气如同一位huì rén bù juàn( )的老师, 着农业生产。人们在四季循环中依节气之规,安排耕地、播种、除草等农事,一旦拖延便可能影响收成。古人的一些日常衣食住行也受节气影响,如小雪时节,一年农事已告一段落,而天气尚未大冷,人们 ,往往xiū qì( )房屋、寻访朋友。二十四节气还有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历代文人墨客不断提高着节气的内涵。今天的我们能有一种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漫。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zhuó yuè
②huì rén bù juàn
③xiū qì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A.蒙眬 指导 轻装上阵
B.朦胧 指导 如释重负
C.蒙眬 指挥 如释重负
D.朦胧 指挥 轻装上阵
(3)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历代文人墨客不断提高着节气的内涵,使今天的我们能有一种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漫。
B.历代文人墨客不断提高着节气的内涵,使我们的今天能有一种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