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50字。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答卷时,将答案用黑色字迹的碳素笔书写在答题卡各题的答题区域内。
第一部分(1—2题,14分)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包括文学、科学、哲学、医学等领域,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展现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观后令人心潮澎(pài)。伏生为了将《尚书》传承下来,他和家人用生命护书,用行动诠释了“薪火相传”【甲】__________宋应星在六次科举考试屡次不中的逆境下,凭借锲而不舍的精神最后写出《天工开物》;司马迁忍辱负重著书立说,完成妇孺皆知的《史记》。正如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所说:“现在《史记》已经走入千家万户,把家国情怀深深地注入每一个中华民族后世子孙的血液里。”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心潮澎pài________ ②锲而不舍________ ③妇孺皆知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展现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中的“和”是连词。
B. “宋应星在六次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中的“在”是介词。
C. “中国智慧”和“千家万户”都是偏正短语。
D. “‘活’起来”是补充短语。
(3)请在【甲】处加上一个标点符号____________。
2. 开展“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解“家国”之义】观察下面两幅图片,结合“家”的含义,推测“国”的含义。
(图1:“国”的字形) (图2:“家”的字形)
【“國(国)”的注释】原作“或”。字形像以“戈”(武器)守卫“口”(城邑),后来在字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构成“國”(国)字。
【“家”的注释】古代王公贵族死后,一般建起“庙”以便经常祭祀;平民百姓是没有“庙”的,往往在屋麻下摆“豕”(猪)祭拜,就是“家”。后引申为“住所”等义。
国:____________
家:在屋廊下祭祀祖先
(2)【明自身责任】请结合材料,谈谈作为中学生的你应如何爱国。
材料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
材料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
第二部分(3—19题,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
3. 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回顾历史长河,古诗给人启迪、给人力量。我们从“出淤泥而不染,①__________”(《爱莲说》)中明白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从“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杜甫《望岳》)中感受到只有高瞻远瞩的气魄,才能实现超凡的抱负;从“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中体会到无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从“⑥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感悟到许多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古诗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食粮,一生取之不尽。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甲】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