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64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第一部分
  (1-2题12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静谧酣眠的城市被第一缕晨曦悄无声息地唤醒,吵嚷的叫卖声、地铁里的匆匆脚步声,演绎着生命的奋斗箴言。日暮黄昏,老人duān  xiáng_______着流云,行人来来往往,孩童们嬉闹追赶,生命姿态万千。华灯初上,热闹的夜市掀起一天里的新高潮,各色摊位diǎn  zhuì_______着夜的浓黑,好吃的好看的令人眼花缭乱。不要轻视这份闲适对精神的滋养,它让我们欣喜地走向生命远方。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duān  xiáng______ ②diǎn  zhúì______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汉字注音。(2分)
  ①酣眠(    ) ②悄无声息(    )
  (3)文段中的“箴”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2分)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①每一道美食都像一个故事,或酸或甜,或辣或苦,它们构成了我们丰富的生活滋味。②多年以后,也许诸多事情早已随风而逝,但舌尖上的味道,总让人难以忘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造就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在人气、喜气和烟火气的相互浸染中,菜香扑鼻的乡愁得以在我们的舌尖延续。那些散发泥土气息的食材,被人们以娴熟的技法,佐以质朴的情感烹出可口的美食,令人味蕾萌动、唯利是图。无论严寒还是酷暑,街头巷尾总会萦绕着朴素的烟火味,纵然离家千万里的游子,每每想起舌尖上熟悉的味道,亦能消解思乡的愁绪。③我想,那些隐藏于街头巷尾的味道,像故人,更似乡音,充满着温情的滋味,是心底自然情愫的流露。④
  (1)文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随风而逝 B.截然不同 C.唯利是图 D.街头巷尾
  (2)将“著名作家贾平凹曾说过:‘人的胃是有记忆功能的。童年时品尝过的味道,总会让人铭记许久。’”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2分)
  A.① B.② C.③ D.④
  (3)文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3-18题58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7分)
  3.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文人善于观“景”。杜甫赞泰山之巍峨:①“造化钟神秀,______”(《望岳》);周敦颐赏莲之高洁:②“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爱莲说》)。“景”中常蕴情志。杜牧夜泊秦淮,借歌女吟唱,抒发对达官贵人的愤慨:③“______,______”(《泊秦淮》);龚自珍辞官离京,感落花深情,不忘报国之志:④“______,______”(《己亥杂诗》其五)。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4-5题。
  [甲]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①去,
  闲看中庭栀子花。
  【注释】①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称为浴蚕。
  4.结合两首诗中画线句说说作者分别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诗中农忙时节,妇姑冒雨浴蚕,作者却写“中庭栀子花”的“闲”,一忙一闲矛盾吗?试着分析一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6-10题。(14分)
  【甲】唐荆川①性俭素。冬不炉,夏不扇,岁衣一布,月食一肉。结庐陈渡②,不蔽风雨。时往来乡郭,乘小舟,低头盘膝,见者不知为贵人。即遭凌侮,不较也。冬则加草以为温,有老友见之泪下,为市一床,而终身无厚茵褥③。门生子弟,从公游处,不堪其苦,而公独安之,曰:“不如是,何以被除欲根?”
  【乙】吾斋之中,不尚④虚礼。凡入此斋,均为知己。随分⑤款留,忘形笑语。不言是非,不侈⑥荣利。闲谈古今,静玩山水。清茶好酒,以适幽趣。臭味⑦之交,如斯而已。
  (节选自陈继儒《小窗幽记》)
  【注释】①唐荆川:唐顺之,号荆川。明朝大臣。②陈渡:地名。③茵褥:床垫。④尚:崇尚。
  ⑤随分:随意。⑥侈:显扬,夸耀。⑦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