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让鉴赏教学充满创造的活力
湖南省桂阳三中  侯识河  邮编:424400       
电子邮箱:hsh7002@163.com

语文教学重课本轻课外、重分析轻体味、重传授轻引导的弊病现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批评,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文学鉴赏不失为克服以上弊病的有效途径之一。文学鉴赏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活动,如何发挥鉴赏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近年来饱受社会批评的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既是一次挑战,同时又是一次发展的机会。上好文学鉴赏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上好文学鉴赏课,发挥鉴赏教学的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鉴赏教学备受冷落。这块园地,有些学校甚至还处在一种未开发的状况中。本应是令人神往的鉴赏教学生活,在一些课堂里,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缺乏生气,缺乏一种浓郁的文学气氛,甚或有学生出现诸如做小动作,做数理化习题或心不在焉等现象。这些现象很难说是某些学生个性心理或品德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对整个机械的,僵化的缺乏创造思维火花碰撞的课堂教学的反抗。其思维本应十分活跃的文学鉴赏教学却缺乏创造性,甚至扼杀了创造性,学生品尝不到创造性教学的愉悦,自然觉得这种课堂教学的乏味,进而觉得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
造成文学鉴赏教学缺乏生气乏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一些教师狭隘的鉴赏教学观有关系。一些教师分不清文学鉴赏教学的特点,把它上成一般的语文课,教法仍停留在划分段落、概括大意上面。这种思想以及教法无论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自然乏善可陈,无创造性可言。还有些教师认为鉴赏活动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文学鉴赏能力是少数精英才具备的,而不是文学修养不深的普通高中生所能具备;或者认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中外名作,无论是作品的艺术特色还是人物形象,经过众多名家的赏析,均已有定论,因此教师所能做的,只是把这些定论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有林黛玉、葛郎台这样的人物形象以及这些人物有些怎样的特点就可以了,鉴赏教学是用不着什么创造性思维的。还有教师认为,创造性以及创造性思维是在继承以往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继承是培养创造性的前提,中学生缺乏一定的知识积累,所以鉴赏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让学生积累知识,而不是培养创造力。更有人认为,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理性能力,与想象,激情等非理性因素无关,所以,文学鉴赏,跟创造性思维无缘。
应该承认,创造性是人的智力活动的最高形式,创造力是素质能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它需要各学科,各渠道的共同努力。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系统工程中,应当也能够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因为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因素,而语言又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语言能力,没有创造性思维,就很难谈得上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作为语文高层次活动的文学鉴赏,不仅仅是一种审美活动,同时也是一项需要创造力的活动。因为文学的功能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龙应台《漫谈文史哲》),它不仅能够再现我们平时熟悉的甚至是视而不见、近乎麻木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够指出这种生活背面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或者说,它不仅使我们看见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更能让我们透过这现实世界,关照人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