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40字。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太仓市实验中学 陆一
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传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新诗的音韵美
教学设想:通过对诗歌选取的意象的揣摩,体会诗人对康桥的眷恋之情。
通过对诗歌节奏、重音的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中国现当代诗坛只有一个半诗人。尽管这种评价太偏激了,却也可以看出这一个半诗人在中国诗坛的分量。他们是谁呢?半个是何其芳,一个就是徐志摩。
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老师朗读这首诗
三、每一首好诗都能引起读者不同的共鸣,你听了这首诗,你的脑海里浮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请你描述一下你脑海里的画面和你的感受好吗?
这几个同学从不同的角度谈感受,打开了我们的想象空间。少年情怀总是诗,同学们青春的感受就是最美丽的画卷。诗人笔下的康桥是如此美丽,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康桥,看看是不是你们刚才脑海里的印象?
(展示康桥照片)
这里就是康桥,今天读作剑桥,闻名世界的英国剑桥大学就在这里。1920年,24岁的徐志摩来到康桥,度过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在康桥,他有过与秀外慧中、一代才女林徽因的美丽爱情,因此而萌发了汩汩诗情;在康桥,他陶醉于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正是康河的粼粼水波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在康桥,他接受了“爱、自由和美”的个性主义熏陶,正是“爱、自由和美”的康桥理想给了他人生的追求。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的确,康桥造就了灵性的徐志摩,给了他无尽的美好的回忆。
诗人想表达对康桥的一种什么感情?
明确:无限依恋
四、事先我已经请同学预习过了这首诗歌,现在请大家选取自己最拿手或最感兴趣的一段,看作者描画了康桥的哪些景物,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又是如何表达对康桥的感情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