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680字。

  《最后一课》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及重点:
  1、理清故事情节,感悟小说主题。
  2、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描写方法 。
  3、品味文章语言,体会词句含义。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给同学们一首诗,请你们用心倾听,告诉我,诗人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打开课件:我爱这土地  艾青)
  生:(闭眼倾听)诗中抒发了诗人热爱土地,热爱祖国的感情。
  师:大家说得很对,只要是有良知的人,对自己的祖国都包含一种浓的化不开的深情,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墨客借独特的形式来传达这份深情,中国诗人艾青借诗来传递这种爱;法国小说家都德用小说来传递这份情。这节课我们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
  生:打开课本
  二、了解文体、确定目标
  师:这篇文章的体裁是小说,那先让我们了解小说这种文体。(出示课件)
  一、人物(描写)
  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
  二、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三、故事情节(线索)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师:根据小说的特点,我们可以确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感悟小说主题
  2、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描写方法
  3、品味文章语言,体会词句含义
  生:齐读目标
  三、整体感知  分配任务
  师:同学们课下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对小说中的人物、环境和情节都有了大致的了解,下面我们来分享大家的预习成果:一组展示本课的文学常识及重点字词;二组分析故事情节;三四组举例分析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五组找出环境描写并分析作用;六七组品味文中富含哲理的语句;每个同学可以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自己独立完成任务,然后小组间补充交流。组长分配展示任务。
  生:快速默读,边读边划出相关语句,做好旁批。
  四、理清情节、分组展示
  师:刚才大家学习都很投入,相信任务完成的不错,下面我们就来分组展示预习成果。其他同学做好记录和补充。
  生1:通过预习,我们组认为了解背景、作者是本文学习的关键,重点词语是必不可少的积累,因此我们组向大家展示的首先是本文的背景:在普法战争中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下面由我们组的下一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作者的情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