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20个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有这样一个有趣而令人深思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险境。然后又把同一制青蛙防在逐渐加热的水锅里,这次它感到舒服惬意,以至意识到危险来临时欲跃乏力,最终葬身锅底。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青蛙对眼前的危险反映敏感,对还没有到来的危险反映迟钝。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实,人在这方面也是如此,有一句名言就很好的概括了这种情形,那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有哪位同学知道这句名言是谁说的吗?
  生1:是孟子。
  师:对。你能毫不犹豫地答出,说明你的名言积累做得很好,继续努力。今天我们要学习孟子的一篇议论性散文,标题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板书课题和作者名字)
  二、了解作者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过孟子,现在,请一位同学用
  概括的语言介绍一下孟子。
  生1:孟子,名轲,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称为“亚圣”,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书是《孟子》,孟子主张“仁政”、“王道”,我们刚刚学过他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师:他说得好不好?
  生2:好。
  师:确实说得好。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读读孟子智慧的语言。
  三、以读促悟
  1、初读,整体感知
  (生自由散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断句节奏。)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我们听听他读得怎样?
  (一生朗读。)
  师:你们觉得怎样?想不想也试着读一下?
  (又一生朗读。)
  师:虽然是初读,但两位同学的朗读很流畅,字音很清晰。下面听听课文的朗读录音,把握正确的朗读节奏。
  生1:“拂”在文中两次出现,为什么读音不一样?
  师:“拂”本来读“fú”,扰乱的意思,在“法家拂士”中,是通假字,读“bì”,同“弼”。课文中还有通假字吗?
  生2:“曾”通“增”;“衡”通“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