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90个字。
《最后一课》课堂实录
北宋一中聂伟伟
第一课时
说明:《最后一课》是一篇短篇小说,比较浅显易懂。这堂课采用复述整体感知课文、分析人物形象、了解文章的构思、理解若干有深刻含义的句子的教法,而分成四块:1、复述课文,初步感知课文;2、走近人物,体验喜怒哀乐;3、开拓延伸,留下无尽思索。整个过程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
复述,初步感知课文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齐):老师好。
师:“最后”这个词常常引发我们很多感想:会想到圆明园那最后的遗迹,令人气愤;会想到贝多芬那《最后的晚餐》,令人心酸;会想到影视作品《最后的格格》中的女子不幸、善良而又执着的精神令人感叹。今天我们来学习《最后一课》,看会带给我们怎样的不同感受。
师:昨天已经布置了预习作业,一是把课文读两遍,二是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首先尝试复述课文,然后来有感情的朗读令自己感动的情节。
生1: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
生2:上课的过程:上课前教室里异乎寻常的情景。
生3:写韩麦尔先生宣布上“最后一课”后,小弗郎士的悔恨和镇上的人对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纪念。
生4:写上“最后一课”的动人情景。
生5:下课时韩麦尔先生的痛苦和无奈。
师:说得非常条理,可见预习的扎实。那么我们再来阅读重点情节,能不能从这这些字中读出些味道来?
师:谁来说一说?(对一举手女生)好,你来说。
生:我读出遗憾之情。
师:遗憾?什么遗憾?
生:应该是……再也学不到法语的遗憾。
师:很好。还有吗?(叫另一生)
生:里面也有珍惜吧。最后一课了,平时没好好学,今天可要珍惜珍惜。(生笑)
师:(笑)这也是失去才知珍贵吧。还有同学要说吗?
生:好像还有一种……恨。
师:恨谁呀?
生:反正是……又恨自己,也恨敌人。恨自己平时没好好学,恨敌人占领了自己的家乡,不让自己学法语了。
师:嗯,这么隐蔽的情感都让你捕捉到了!(生笑)
师:你说的这个“同情”,是不是有前面提到的“遗憾”之意?
生:我说的这个“同情”是指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韩麦尔先生在这里教了四十年的书了,自然对这里产生了浓厚的感情。课文第22段有这样的话:“四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学生……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何况又听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所以,小弗郎士对他的老师充满同情。
生:读最后一个有关韩麦尔先生的情节,描写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读出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