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0个字。

  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方案苏教版
  江苏如东先民中学康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月亮自古以来就令人浮想联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就是由三首吟咏月亮的诗词组成。在这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其中的两首《十五夜望月》和《我的思念是圆的》。
  二、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十五夜望月》和《我的思念是圆的》这两首诗歌。
  2、把握两首诗的思想内容,理解它们的主旨。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十五夜望月》。
  三、学习《十五夜望月》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在唐代咏月的篇章中,这是比较著名的一首,十五夜是指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这一夜是传统的中秋节,是一个亲友团聚的时刻。诗歌原来的题目叫做《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郎中是唐代的官名,杜郎中是作者的朋友,可以看出这首诗歌是思念友人而作的。
  四、疏通诗意
  1、中庭地白树栖鸦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枝上安歇着乌鸦。
  〖地白:指的是地上的月光;栖:栖息;作者要描写中庭的月色,但是他没有直接去写月色的皎洁,而是用地白两个字给人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三个字朴实简洁,不仅写出了鸦雀栖息的情景,而且烘托了月夜的宁静。〗
  2、冷露无声湿桂花。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俗话说:八月桂花香。这一句暗示了此时正是八月中秋时节,如果我们进一步揣摩,就会联想起那月中的桂树,这句话实际上暗写诗人望月,他仰望明月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浸湿了桂花树。〗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家里。
  秋思二字点明了诗歌的主旨。
  〖不仅是诗人在望月,在这中秋佳节普天之下有谁不在望月,但同是望月不同的人心情却不相同,诗人怅然于亲友离丧,生发出浓烈的秋思之情。但他没有正面去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而是用委婉的疑问语气说:不知秋思在谁家?一个落字,仿佛这秋思之情也和月光一样,不知不觉地洒落人间,萦绕心头。作者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落谁家,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的深层含蓄。〗
  这首诗歌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