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第四课 “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目的
1、 弄清文章的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2、 引导学生阅读,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教学重点、难点
1、 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及形象意义。
2、 设想自己对灾难突降将会有何行动和感受。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预习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小心翼翼(yì)   湍急(tuān)  你推我搡(sǎng)
猝然(cù)  酣睡(hān)  蓦地(mò)  肇祸(zhào)
屹立(yì)  须臾(yǘ)   铁铸(zhù)  侧舷(xián)
2、 解释下列词语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幽灵:人死后的灵魂(迷信的说法)。
湍急:水势急。
猝然:突然;出乎意料。
酣睡:熟睡。
蓦地:出乎意料地;突然。
肇祸:闯祸。
须臾:极短的时间;片刻。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二、 导入
1、 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法国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他的思想发展经历了相当复杂的历程,但贯穿其创作始终的依然是人道主义,相信“仁爱感化”、“善心战胜恶”,同情被压迫者,这在他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里都有所体现。除了小说创作外,他还创作有诗歌、散文、剧本等。雨果以其丰富而出色的创作成为世界文坛的第一流作家。
2、 解题
“诺曼底”号是一艘大轮船,它装货容量600吨,船体长220尺,宽25尺,1863年造的。可在1870年3月1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撞船灾难发生了,哈尔威船长沉着应变,最后以身殉职。
三、 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1、 找出文章故事的六要素,理清文章层次。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一部分(1—5),雾海夜航。
第二部分(6—9),海难发生。
第三部分(10—46),舍己救人。
第四部分(47—50),赞扬英雄船长。
2、 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注意口头表达要清晰、流利,要抓住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讲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