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60字。

  《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南武中学    陈碧宇
  教学目标:
  1.体味意象,感悟手法。
  2.披文入情,由辞体情。
  3.培养文雅的南武人,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
  教学重点:品读古典诗词作品的意象,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
  意图
  教师 学生 
  第一环:教师设导
  一、
  设疑激励 修改前:
  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这首打油诗,能否看出是改编自哪一首诗歌呢?
  去年今日此门过,人面麻花两相搓。
  人面不知何处去,麻花依旧下油锅。
  明确: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接着教师提出了疑问:“两首诗相比,何如呢?”
  同学们在哄笑之余纷纷做出了回答,“肯定是崔护的作品写得好。”
  “为什么崔护的作品给人以美感,而这首打油诗给人以发笑之感呢?”
  “因为人面桃花原指女子的面容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于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用来表达爱恋的情思。”由桃花和麻花的对比中引出意象的思考。
  修改后:
  打出一张黄花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再投出毛泽东的“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诗句。
  明确:曾经战火残酷涤荡的地方,居然长出芳香的野菊花,表现出积极昂扬乐观的革命精神。这就是景物和意象的区别。 聆听
  思考
  调动以往的知识储备解决老师提出的疑问。
  反思:由于学生没有学过这首诗,对相关的内容不了解,用这首诗引入虽然学生颇感兴趣,但耗时太多,造成课堂的无效。修改后的导入虽然简单,但很形象直观,学生反倒容易接受,而且用时较短。 ①要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教师所讲篇目;
  ②要使学生进行思考;
  ③要使学生的思考过程建立在已有基础上,才不会产生畏难情绪,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调动起来;
  ④要使教师理解学生对已学内容是否掌握;
  ⑤要使课堂热烈,但是不要喧宾夺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