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790个字。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学习指导
  十三 曹刿论战
  【学习目标】
  掌握课文生字的读音和写法,准确理解文中重点文言词的含义与用法;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选材、组材、详略得当的写法;学习和发扬曹刿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方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反复诵读课文,掌握文言词的含义与用法,翻译全文;
  3、仔细品味人物对话,体会曹刿的深谋远虑和鲁庄公的“鄙”。
  【自我测评】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①曹刿(  )②又何间焉(  )③肉食者鄙(  )④牺牲玉帛(  )
  ⑤小信未孚(  )⑥登轼而望之( )⑦视其辙乱(  )⑧望其旗靡(  )
  2、指出下列加点字含义。
  (1)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
  (3)小惠未徧( )    (4)牺牲玉帛(    )
  (5)神弗福也(    )    (6)忠之属也(    )
  (7)小大之狱(    )    (8)必以情()
  (9)望其旗靡(  )    (10)公问其故()
  3、用课文原文语句填空。
  《曹刿论战》以        为组织材料的线索,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句子是:          ;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是:               ;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指出有利于反击的时机是:         之时;最有利于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源自本文的成语有:                    。
  4、翻译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说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6、请根据曹刿在文中的评选,简要分析曹刿这个人物形象。
  二、重点文段阅读与赏析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叶。”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7、本文选自《》,是我国第一部    体史书,作者是春秋时的。
  8、选择题
  (1)与“小大之狱”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B、登轼而望之
  C、公将驰之D、醉翁之意不在酒
  (2)下面句子的停顿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2)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
  10、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