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70字。
《江南的冬景》教学案例
一、教学设计背景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它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人们感怀并摹写这种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静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体味人世的纷扰,感慨历史的沧桑。人类一直思考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尤其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深切的关注。大自然不仅无私地养育了人类,而且给我们以精神的滋养和生命的启迪。我们应该“像山那样思考”,倾听高山的心声,聆听秋月的细语……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大自然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这一板块中的《江南的冬景》是郁达夫著名的写景美文,中央电视台“子午书简”赏析说“告别了春的湿润,夏的炙热,秋的忙碌,江南飒爽地进入了采集土地灵气的冬天,孕育来年的桃红柳绿,草长莺飞。郁达夫先生借助他丰富的想象,在不经意的点染之间,一幅悠闲情调的水墨画就呈现在我们眼前,冬日的江南,温柔、平和、娴静。湖水凝寒,翠竹披霜,芦花摇白,枫叶欲燃,江南的冬景,果然灵秀委婉。”
美文当需美学。如果美文如同嚼蜡,学生形如呆鹅,何来江南诗意现场?如果课堂干枯、板结,何从体验诗画意境,领受浑然意蕴?生命如歌,风景如画,美文如诗,诗意课堂。让我们尝试用诗播撒诗意的种子,静听花开的声音。
二、教学过程
一、以诗导入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江南的春天有“莺啼燕舞,小桥流水飞红”的明媚活泼,江南的夏天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明艳绚烂,亦知江南还有“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般明净清朗的秋天,那江南的冬季又是如何?今天追随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去领受它的别样吧!
【三毛说:“岁月极美,在于春花、秋月、夏日、冬雪的必然流逝。”江南四季皆美,在韦庄的艺术广告中引出醉人的江南,又在明媚春光、明艳夏日、明净秋季的诗意呈现、比较后引发学生的阅读兴味——冬景又是如何别是一番风味呢?以诗导入,意在开场情境的渲染,未成曲调先有诗,未解其文先染情。】
二、以诗解文
文章前六小节主要通过比较彰显作者对江南冬景的钟爱,在明确江南冬景予人的总体印象基础上,尝试以诗解文,要求学生运用所积累的诗句,或根据老师所印发的资料,或筛选、提取文中关键词进行组合加工。学生在文本研读基础上进行对话交流探究。
学生答案示例如下:
1、 过冬生活的比较
北方冬天:蛰居冬藏有异境
(俗话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说,北国“雪深几尺,风大若雷”,却正好享有连小孩都怀恋的“一年之中最有劲的蛰居异境”。)
江南冬天:移榻解带向阳曝
(白居易《自在》一诗有“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移榻向阳坐,拥裘仍解带”。此处可化用来说明江南冬日的晴暖,享有“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
2、冬日情调的比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