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文字资料约7310字。
语文•必修 4(粤教版)
6 拿来主义
我读鲁迅
我读鲁迅的高洁。面对黑暗中来自四面八方的诘难,他从不屈服,他是“彷徨”在黑暗中忍不住要“呐喊”的勇士。他自比为雪,“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他笔下的雪,是漫漫长夜中的一点微光,是万物皆浊中的一片清新,显得那么孤傲、高洁,恰似鲁迅其人。
也读鲁迅的幽默。《采薇》中借伯夷、叔齐的传说抨击可笑的封建卫道者,让“不食周粟的商朝遗老”大啃同样生在周朝土地上的薇(一种野菜),毫不留情地剥下了忠君的画皮。《肥皂》里把脖子的泡沫比喻成螃蟹吐出的白泡泡,《狂人日记》里对“吃人者”入木三分的刻画,《高老夫子》中对不学无术的主人公上历史课的描写,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
还读鲁迅的坚韧。面对“朋辈成新鬼”的惨痛事实,他毫不退缩,更要“怒向刀丛觅小诗”,向敌人讨还那“拖得越久,越要付出更大的利息”的血债。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敢爱,敢憎,因为爱得忘我,所以憎得深切,谁能说他不是“奋然前行”呢?
我读鲁迅,不仅读他的杂文,他的诗,也读他自己。他的阅历之丰富,知识之渊博,更像一本读不完的书。凝视着《鲁迅文集》上那个清瘦的老人头像,带着几分敬畏之情“读”他瘦削的面颊,他炯炯的眼神,他那“一”字形的浓须……
他少年时为拯救人民于危难之中,三改志愿,选定文艺工作者便笔耕不辍。为了唤醒“铁屋子”里的人们,他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临终前依然不改“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他不仅有作为文学家的明智,更有作为革命家的长远眼光。
于是,我读鲁迅,读他作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一面,也读他作为儿子、父亲、丈夫的一面。
读金庸、琼瑶的小说,或可斜倚床头,信手一翻;读巴金、冰心的文集,则须备上香茗,月下品读;然而读鲁迅,则要正襟危坐,宁心静神地细细咀嚼。我愿这样读鲁迅,直到读懂为止。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吝啬(sè) 譬如(pì) 孱头(chán) 自诩(xǔ)
B.蹩脚(biè) 掘墓(jué) 冠冕(miǎn) 剔除(tī)
C.糟粕(bó) 大度(dù) 残羹(ɡēnɡ) 犀利(xī)
D.徘徊(huái) 玄虚(xuán) 脑髓(suǐ) 给与(jǐ)
解析:A项,“孱”应读càn;B项,“蹩”应读bié;C项,“粕”应读pò。
答案: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古董 辨别 耳儒目染 不负众望
B.崛起 摩登 兼收并蓄 美轮美奂
C.褴褛 特聘 礼尚往来 义气相投
D.国粹 缘故 禁止赌博 征稿启示
解析:A项,儒—濡;C项,义—意;D项,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