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10字。
教学案
科目: 高一语文 主备人: 备课日期:
课 题 《拿来主义》 课时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杂文特点 2 掌握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及几种论证方法:因果论证 类比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过程与方法:体会鲁迅杂文幽默犀利的语言特色以及讽刺、反语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明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领会“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说理的方法,学习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
2、领会鲁迅杂文语言的特点
3、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
一[导 入]
二作者简介、杂文特点和写作背景
三 研读课文
1思考:“拿来”的观点是在哪一段提出来地,是从哪一段开始阐述的?
明确:第2段点到“拿来”后,第5、6段再次点到,直到第7段,才开始正面阐述“拿来主义”这一主张。
2快速阅读课文的一到六小节,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什么是“闭关主义”呢?作者是怎么否定它的?
(2)“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作者这样说有依据吗?
(3)品味其中的语言“不知后事如何”“捧”“挂”“发扬国光”“算得显出一点进步”
① “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但终不知后来如何”——诙谐调侃,暗示反动当局借展览之名,行盗卖之实。
② “还有几位大师……叫做‘发扬国光’”——“捧”、“挂”表示恭敬、庄重,张扬的字眼与“几张”这微小的数目形成强烈反差,极尽奚落、讽刺意味。“大师”与“发扬国光”用表示否定的引号,形成“反语”。
③“活人代了古董……进步了”——讽刺卖国行径愈演愈烈。
(4)怎样否定“送去主义”的呢? 用什么论证方法?
(5)品味句子:‘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些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摩登”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