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7700字。

  2014高考语文最后冲刺
  高考临近,最后冲刺,作为广大考生中一员的你如何脱颖而出,实现梦想?本资料想考生所想,急考生所急,是一套为考生最后冲刺量身定做的资料,精选高考原题和最新名校模拟题中需要加倍注意的重点试题、难点试题,让考生在最短时间内查漏补缺、完善自己、扫除误区、快人一步,取得最大的进步。
  xueu
  [选取日期]
  专题1 字音 1
  专题2 字形 20
  专题3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38
  专题4 辨析或修改病句 62
  专题5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86
  专题6 扩展和压缩语句 103
  专题7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准确适用修辞 117
  专题8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133
  专题9 图文转换 146
  专题10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65
  专题1 字音
  ☞基础早知道
  一、我会读
  雪茄jiā     缄默jiān      粳米jīng      抓阄jiū      狙击jū      沮丧jǔ
  咀嚼jué    俊杰jǜn       歼灭jiān       眼睑jiǎn     僭越jiàn    发酵jiào
  攻讦jié     菁华jīng     龟裂jūn        校对jiào     劲敌jìng    押解jiè
  慰藉jiè     卡片kǎ       鸟瞰kàn       轮廓kuò     恪守kè      窥探kuī
  喟然kuì    邋遢lā       奶酪lào        烙印lào      羸弱lèi      贿赂lǜ
  埋怨mán    蛤蟆má      脉脉mò        谬论miǜ     联袂mèi     愤懑mèn
  阴霾mài    模样mú      陌生mó        拟人nǐ      拘泥nì       呶呶náo
  二、我会写(括号内为正确写法)
  骠悍(剽)      永决(诀)      欧打(殴)       座落(坐)      幅射(辐)
  拥带(戴)      煤碳(炭)      编篡(纂)       按磨(摩)      爆躁(暴)
  蜇居 (蛰)     下功夫(工)    显象管(像)      爆发户(暴)   造事者(肇)
  纹身(文)      座标系(坐)    照像机(相)      暖哄哄(烘)   名信片(明)
  坐右铭(座)    天然汽(气)     煤汽机(气)     引伸义(申)    雄纠纠(赳)
  三、我能背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5.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屈原《离骚》)
  6.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
  7.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8.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9.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苏轼《赤壁赋》)
  10.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11.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技能培训营
  一、考点综述
  (一)、注意区分多音字的读音
  1.词性区别。词性不同,读音不同。如:创,名词时读一声,如创伤;动词时读四声,如创造。散,动词时读四声,如散落、披头散发;形容此时读三声,如散慢、散文。处,动词时读三声,如处理;名词读四声,如处所。
  2.词义区别。词义不同,读音不同。如:引吭(只在表示喉咙读háng,其余读kēng)高歌、顺蔓(只在表示细而长的茎时读wàn,其余读màn)摸瓜、强劲(只在表示强劲有力时读jìng,其余读jìn)等。
  3.语体色彩区别。书面语体和口头语体中要读不同的读音。如:血、削、杉、熟、色、嚼、薄、给、    (三)特别注意一些成语的读音。
  ①读成偏旁或半边而误读。(括号内为正确读音)
  良莠(yǒu)不齐  馋涎(xián)欲滴  栉(zhì)风沐雨  振聋发聩(kuì)
  一蹴(cù)而就   同仇敌忾(kài)   唾(tuò)手可得  无裨(bì)于事
  蚍(pí)蜉撼树   面面相觑(qù)   苦心孤诣(yì)    恪(kè)守不渝
  涸(hé)泽而渔   高瞻远瞩(zhǔ)   翻箱倒箧(qiè)   耳濡(rú)目染
  刚愎(bì)自用   孤注一掷(zhì)
  ②忽视近似字而误读。
  病入膏肓(huāng) 暴殄(tiǎn)天物  负隅(yú)顽抗   鬼鬼祟祟(suì)
  怙恶不悛(quān)  居心叵(pǒ)测    如火如荼(tú)   恃(shì)才放旷
  未雨绸缪(móu)   揠(yà)苗助长    偃(yǎn)旗息鼓  煮豆燃萁(qí)
  ③忽视多音多义现象而造成误读。
  直言贾(gǔ)祸    自给(jǐ)自足   妄自菲(fěi)薄   鬼使神差(chāi)
  如法炮(páo)制   弱不禁(jīn)风  大腹便便(pián)  丢三落(là)四
  ④忽视特定语法现象而造成误读。
  自怨自艾(yì)  一暴(pù)十寒   图穷匕见(xiàn)   虚与委(wēi)蛇(yí)
  二、应试技巧指南
  1.化整为零,日积月累
  汉字数量多,读音复杂。该考点的复习既不能投入过多时间,又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要把功夫用在平时的积累与识记上。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科学地运用记忆规律可以有效地提高记忆效果,结合字音识记的特点,先将精选出的重点字音,按音序排列,分成组,割成块,然后计划每天掌握一组,这样既保证了识记的计划性,也消除了畏难情绪,达到了化整为零的目的。
  针对考查热点,在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等类型上多下功夫,通过课外阅读、练习等手段来增加所掌握的词语的数量。
  2.金蝉脱壳,讲究方法
  遇到熟悉或已经掌握了正确读音的字词就直接划去,只保留那些读不准的读音或常读错的。过段时间对保留部分进行第二遍复习,把其中能读正确的再划去,读错的再留下。这样逐步削减 、逐层“脱壳”,最终剩下的就越来越少,再 反复强化记忆这些常出错的字音,这既可减轻复习负担,又容易识记,可以说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复习时要建立自己易读错的词语表,在复习过程中对读错的字要随时记录,并分析自己读错的原因;要克服“认字认一边;不用问先生”的思想,平时遇到把握不准的
  ……
  专题11 文言虚词 1
  专题12 文言文分析综合 41
  专题13 文言断句和翻译 79
  专题14 鉴赏诗词的形象 122
  专题15 鉴赏诗词的语言 136
  专题16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 149
  专题17 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162
  专题18 名句名篇默写 178
  专题19 小说阅读 204
  专题20 散文阅读 245
  专题11 文言虚词
  ☞基础早知道
  一、我会读
  内疚(jiù)           窈窕(tiǎo)        诡谲(jué)          模(mú)样
  攻讦(jié)          偎依(wēi)         坍塌(tān)          歼灭(jiān)
  混淆(xiáo)         骄横(hèng)       牵强(qiǎng)        场院(cháng)
  碑帖(tiè)          廖廓(kuò)         岿然(kuī)          拓片(tà)
  稽(qí)首          晕车(yùn)         缫丝(sāo)          答(dā)应
  二、我会写(括号内为正确写法)
  忽然开朗(豁)      祸国秧民(殃)      击浊扬清(激)      嫉恶如仇(疾)      急言厉色(疾)
  集液成裘(腋)      挤挤一堂(济)      计日成功(程)      肆无忌殚(惮)      既往开来(继)
  佳言懿行(嘉)      艰壁清野(坚)      艰不可摧(坚)      坚忍不拔(√)      历尽坚辛(艰)
  坚难困苦(艰)      矫糅造作(揉)      接长补短(截)      可资借戒(鉴)      弱不经风(禁)
  金榜提名(题)      金壁辉煌(碧)      金刚努目(怒)      金钢钻头(刚)      决无仅有(绝)
  三、我能背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开头即表达了归隐的坚定决心:“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
  (3)外无积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4)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王实甫《长亭送别》)
  (5)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6)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单车被问边,属国过居延。(1)征蓬出汉塞,(2)归雁入胡天。(3)大漠孤烟直,(4)长河落日圆。(5)萧关逢候骑,(6)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技能培训营
  一、考点论述
  高考题干设问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那么“意义”和“用法”分别指的是什么呢?虚词的意义主要指它们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和大部分助词,在现代汉语中都有对应的词语,只有极少数助词在文言中起一些结构上的作用,现代汉语中不用,没有意义。虚词的用法主要指是什么词性、什么成分或在表情达意上起了什么作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无法分开讲的,因为虚词的意义是由它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一)1而、2何、3乎、4乃、5其、6且、7若、8所、9为、10焉、11也、12以、13因、14于、15与16、则、17者、18之
  (二)、教材中常见的17个文言虚词
  19安、20但、21耳、22夫、23盖、24故、25或、26即、27既、28然、29虽、30遂、31惟维唯32已、33矣、34犹、35哉
  我们以“其”字为例加以分析。
  (1)念悲其远也。(代词,作“悲”的宾语,相当于“她”)
  (2)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代词,,作“贤”的领属定语,译作“他们的”)
  (3)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代词,作“名位”的定语,相当于“我的”)
  (4)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代词,相当于“那些”)
  (5)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相当于“其中”)
  (6)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副词,表示揣度语气,相当于“大概”)
  (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副词,表示反话语气,相当于“难道”)
  (8)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副词,表示婉商、希望的语气,可译作“还是”,有时也可以译作“希望”,如《与妻书》中的“汝其勿悲”的“其”)
  (9)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副词,表
  ……
  专题21 论述类和科普类文本阅读 1
  专题22 传记类和新闻类文本阅读 26
  专题23 审题立意 54
  专题24 构思布局 63
  专题25 提炼语言 74
  专题26 题目开头结尾 83
  专题27 议论文写作之观点鲜明 94
  专题28 议论文写作之层次清晰 104
  专题 29 议论文写作之论证方法 111
  专题30 记叙文写作之叙事方法 122
  专题31 记叙文写作之形象塑造 129
  专题32 2014届高考作文最新素材大全 137
  专题21 论述类和科普类文本阅读
  ☞基础早知道
  一、我会读
  冠 guān 衣冠,怒发冲冠,冠冕堂皇
  guàn 冠军
  咳 hāi 唉声叹气
  ké 咳嗽
  还 hái 还是老样,他还没来
  huán 还原反应,还击,归还
  吭 háng 引吭高歌
  kéng 一声不吭
  巷 hàng 巷道(指矿井的坑道)
  xiàng 大街小巷
  号 háo 号哭,呼号,北风怒号
  hào 号召,口号
  风声鹤唳lì      沆瀣一气xiè      良莠不齐yǒu        杞人忧天qǐ    三缄其口jiān     炙手可热zhì
  暴虎冯河píng    瞠目结舌chēng   度德量力duó liàng   焚膏继晷guǐ
  二、我会写(括号内为正确写法)
  挺而走险(铤)     通货膨涨(胀)     通情达礼(理)     同等学历(力)     异曲同功(工)
  痛心嫉首(疾)     偷工简料(减)     投投是道(头)     走头无路(投)     图谋不规(轨)
  图穷匕现(见)      涂毒生灵(荼)     生灵涂碳(炭)     推陈相见(诚)     推崇倍至(备) 
  推脱生病(托)     推托责任(脱)     推心至腹(置)     退化变质(蜕)     屯积居奇(囤)
  脱颍而出(颖)     歪风斜气(邪)     歪门斜道(邪)     完壁归赵(璧)     玩世不公(恭)
  三、我能背
  (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十则)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
  (3)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4)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5)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
  (6)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文天祥《过零丁洋》)
  (7)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过秦论》)
  ☞技能培训营
  一、考点论述
  所谓“一般论述类文章”,是指一些以论述观点、阐明主张、表达看法、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科学为主的说理文。现在的论述类文章主要指社会科学类文章,主要有考证溯源和思辩阐发两种体式。
  从命题思想、意图上看,考查密度越来越大,频率越来越高,考查的走向越来越明晰,能力的考查方式基本定型。不仅仅是考查对信息的筛选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查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而且倾向一种动态命题,不固定命题的形式,根据文本内容适时命题。客观题主要考查筛选整合和确认判断的能力,主观题主要考查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
  从命题方向上看,侧重考查理解和分析综合的能力,主要是理解文章内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