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
2016届一轮复习 人教版 古代诗歌鉴赏 专项训练(3)doc.doc
2016届一轮复习 人教版 古代诗歌鉴赏 专项训练(4)doc.doc
2016届一轮复习 人教版 古代诗歌鉴赏 专项训练(5)doc.doc
2016届一轮复习 人教版 古代诗歌鉴赏 专项训练(6)doc.doc
2016届一轮复习 人教版 古代诗歌鉴赏 专项训练(7)doc.doc
2016届一轮复习 人教版 古代诗歌鉴赏 专项训练(8)doc.doc
2016届一轮复习 人教版 古代诗歌鉴赏 专项训练(9)doc.doc
2016届一轮复习 人教版 古代诗歌鉴赏 专项训练 (3)
(90分钟)
思想感情类
1.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长相思
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①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注】 ①罗带:香罗带。古人把香罗带打成同心结,表示永远相爱。
试就你的理解,简单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一首送别诗。写一个青年女子因爱情受到波折(罗带同心结未成)而泪别情人(君泪盈,妾泪盈,两岸青山相送迎)时的情景。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及依依难舍之情。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①。
【注】 ①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深沉的忧思)(忧国忧民)而又无能为力的苦闷心情。
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
2016届一轮复习 人教版 古代诗歌鉴赏 专项训练 (5)
(90分钟)
修辞手法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云
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三、四句运用了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一边是大片禾苗行将枯死,急盼甘霖,一边却是云朵高高在上,悠闲从容,化作奇峰。表现了作者对见死不救的云的憎恨以及对“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抨击。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 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
2016届一轮复习 人教版 古代诗歌鉴赏 专项训练 (7)
(90分钟)
景物形象
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曲的最后三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曲的最后三句描写了大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等景物,都是秋天典型的意象。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渲染出一种深浓的秋意。作者因收到万里之外的家信,正做着回家的梦,但大雁的啼鸣、芭蕉叶上的雨声惊醒了美梦,于是倍感思家的愁情和归家无期的惆怅。
答案:诗中选取啼雁、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意,烘托出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愁情。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 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
……
2016届一轮复习 人教版 古代诗歌鉴赏 专项训练 (9)
(60分钟)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席上赠张建康
□ 苏 庠①
本是白萍洲畔客,虎符卧镇江城。归来犹得趁鸥盟。柳丝摇晓市,杜若②遍芳汀。
莫惜飞觞仍堕帻,柳边依约莺声。水秋鲈熟正关情。只愁宣室③召,未许钓船轻。
【注】①苏庠(1065~1147):南宋初词人,隐逸以终,终年83岁。②杜若:香草,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叶广披针形,味辛香。夏日开白花,果实蓝黑色。③宣室:古代宫殿名,泛指帝王所居的正室。
(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评说这首《临江仙》语言“明朗清新”,试结合“柳丝摇晓市,杜若遍芳汀”两句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表达了词人隐居乡野、寄情山水的闲适之情。词人在席间向朋友表明自己喜欢做一个随遇而安的人,不希望自己为官守城,得到朝廷的征召,连同上钓船都不轻易答应,希望自己归来时和鸥鸟相伴,看“芳汀”之美,听柳边“莺声”,畅饮“飞觞”之酒,表达词人不乐仕进,安于闲适的襟怀。
(2)①不尚修饰,写景简明。“柳丝”“晓市”“杜若”“芳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