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340字。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论述的严密的逻辑性,了解各段落之间的紧密联系。
2.把握重点语句,掌握关键词语,体会文中的讳饰手法。
3.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学习马克思的伟大人格。
4. 了解悼词的一般知识。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恩格斯,1820年生于德国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的一个纺织家庭,青年时代思想非常活跃。1844年9月,恩格斯从英国回国途经巴黎时与马克思相见。从此,这两位伟人并肩战斗了近40年,共同创建了科学共产主义,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1847年,恩格斯和马克思一起参加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共同草拟了该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1864年,马克思在伦敦创建了国际工人协会(在第二国际成立后称第一国际),奠定了工人国际组织的基础。1870年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住在伦敦.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运动规律,并创作了伟大的著作《资本论》。
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逝世后,恩格斯出色地完成了《资本论》第二、第三卷的整理出版工作,卓越地领导了国际工人运动,直到1895年8月5日逝世。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的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
二、背景资料
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在英国伦敦逝世,17日在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举行葬礼。作为马克思的挚友和革命战友,恩格斯身在墓地,直面墓穴,其感情是异常复杂的。对马克思的为人,最了解的是他;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是他;对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损失,最清楚的也是他。
因此,在马克思的朋友哥雷姆克代表《社会民主党人报》和“伦敦共产主义工人教育协会”向马克思的遗体敬献了花圈后,恩格斯就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对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对马克思一生为无产阶级所作的伟大贡献给予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
三、文体知识
1.关于悼词
悼词,我国古代称为“哀辞”“吊文”“祭文”。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所以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享年,还有死者生前的身份职务;然后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一生中做出的成就贡献,并简要地作出评价,最后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等,简而言之,就是对死者生平的评述和对死者深切的悼念,也就是要“论其人”和“述其哀”。
现代悼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是专指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传性的专用哀悼文体。
悼词的结构
开头: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 点及其享年,还有死者生前的身份职务;然后: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一生中做出的成就贡献,并简要地作出评价;最后: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