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600字。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教学目标】
  1、在诵读的基础上,感悟词人的情感,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史、情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教学方法】  以读带赏,以赏促读,讨论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中国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评价过一个古人,请大家猜猜他是谁?
  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民百姓的好朋友。【幻片1】
  他是一个大文豪,新派的画家,伟大的书法家。
  他是一个酿酒实验家,水利工程师。
  他是一个假道学的反对派,瑜伽术的修炼者,佛教徒。
  他是一个士大夫,皇帝的秘书,饮酒成瘾者。
  他是一个心肠慈悲的法官,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月下的漫步者。
  请问,他是谁?——苏轼。诗文词赋、绘画书法,皆臻化境。工程建筑、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这是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一书中的描述,苏轼可谓中国古代第一全才,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
  我们看一下课题,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谁和内容有关?(赤壁怀古)从题材上来说属于怀古诗。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幻灯片2】1、在诵读的基础上,感悟词人的情感,品味语言之美。2、体会景、史、情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 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年间,苏轼因反对新法,遭朝臣嫉恨,以诗歌“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的罪名获罪。一场牵连苏轼三十九位亲友,一百多首诗的大案震惊朝野。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这一案件,导致苏轼终身遭贬,他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句概括了自己饱经离难的一生。
  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900多年前的一天,苏轼从监狱里走出来,被人押解着,远离亲眷,带着疲惫屈辱,带着累累伤痕,来到了当时偏僻、荒凉的黄州,来到了赤壁,展开了与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