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雨巷
《雨巷》20张ppt.ppt
《雨巷》教学设计.doc
白丁香.jpg.jpg
丁香花.mp3.mp3
雨巷.jpg.jpg
雨巷.mp3.mp3
周杰伦 - 菊花台.mp.mp3
紫色丁香.jpg.jpg

  姓名 汤丽霞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三
  邮件
  单位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雨巷》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以学生初中所学的诗歌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学习现代诗歌的分析方法,体会现代诗歌中的“三美”,通过本课的探究学习,既巩固前面所学的基础知识,又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现代诗歌做了铺垫。从学生的诗歌分析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而言,这首诗在高一上学期的教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分析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审美风格、审美方式以及个人的文学知识积累。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感知、观察、分析、思考,只能“授人以渔”,教会学生诗歌分析方法,让学生自己能够分析诗歌,能够感悟诗歌的美。教师要尊重其个性发展,让其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运用百度、谷歌等常见搜索引擎,具备一定的打字速度;小组内能够主动协作,共同交流,能够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网络环境,获取一定的信息。但仍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尤其是在获取有用信息和整理加工信息方面,教师要避免络资源面前盲目浏览或不知所措的现象。。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意象,理解“雨巷”、“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分析和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味,了解诗歌借意象抒情的方法。
  2、通过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鉴赏诗的语言美、音韵美,初步了解诗歌怎样运用语言加强抒情效果,能有感情地诵读此诗。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