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30字。海口二中骨干教师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第七课《陈情表》教学设计
一、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古代抒情散文”中的第四篇。它文质兼美,可以说是“文”之精品,“言”之典范,这就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知识的同时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在讨论质疑中培养探究能力。《陈情表》对高中生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清行文脉络,欣赏凄切婉转的陈情思路、技巧,继承并发扬“孝”的传统美德有着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学大纲及文本特点的认识,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诵读全文,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和相关的文化常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赏析本文的行文脉络,鉴赏文中融情于事的构思艺术和的骈散结合精粹语言 ,深入体会作者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李密至真至诚的“忠孝”情,并继承“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的地位、作用和教学目标我把教学的重难点定为:
教学重点:
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等知识 ,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的“忠”“孝”情和两难选择。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及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二、学情、教法及学法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力有所增强,利用导学案,学生在疏通文意、理解句法与章法方面的障碍不大,因此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自主阅读、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在鉴赏方面,则需要老师适当的引导,师生配合解决。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采用五重发现法的教学模式,将课前预习,课堂交流、探究、总结与课后拓展运用有机结合,以提问题切入贯穿,以读促品。
1、诵读法
通过音频范读,学生多种方式的诵读方式体会作者在叙述中蕴含的真挚情感。
2.问题探究法
设计一些探究性思考题目,训练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讨论点拨法
点拨重要的字、词、句,使学生积累字词;学生在质疑讨论时,老师在必要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凄苦身世苦情、孝亲之情、君臣之义。
三、教具
多媒体课件 朗读音频
四、教学课时:3课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