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教案设计.doc
《荷塘月色》教材分析.doc
荷塘月色  同步练习..doc
荷塘月色29张ppt.ppt

  《荷塘月色》教案
  ——济宁市第一中学 程坤
  【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鉴赏、品读文章的语言美;
  3、领悟文章独特的精神价值;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鉴赏、品读文章的语言美;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的7月,距今已有84年。这篇文章一经发表,就被选入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直到今天。因此,《荷》被普遍认为是经典中的经典。不过啊,别人说经典没有用,关键是你自己怎么感觉。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文章,一起鉴赏、品读,希望同学们能读出你自己心目中的经典。
  二、 初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荷塘、月色、荷塘周围的景色,采莲的事,小煤屑路、作者心境的变化,总之,眼前之景,心中之情。
  三、 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1、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写荷塘?写月色?写采莲的事?
  2、首先,第一段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点明了作者的心境,因为“不宁静”,所以想要寻求宁静,所以“忽然”想起荷塘。再看第三段,作者来到荷塘,就像“到了另一个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是一个“冷静、独处”的世界,作者感受到了“独处的妙处”。于是,“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且”和“受用”两个词语表明作者暂时获得宁静。而且联系下文,这种宁静不久就被“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给破坏了,作者发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的感慨。但作者不甘心呐,他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作者对这种“热闹、风流”的事情极为向往,以至于到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