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
《长亭送别》教案.doc
《长亭送别》早读资料.doc
长亭送别
【教学目标】
体味杂剧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鉴赏剧作富于文采的语言。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上个学期学习的北宋柳永的一篇词?《雨霖铃》师生齐背,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内容?分别,恋人分别时的难舍难分。词中表现主题的句子是?“多情自古伤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古往今来,最动人的文字是离别的文字。最难写的文字也是离别的文字。今天我们要学的《长亭送别》也是其中抒写离情别绪的绝唱。
二、 介绍相关知识
元杂剧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杂剧的剧本由曲词、宾白、科介组成。歌曲的作用主要在抒情,但是它不只限于主人公的心情抒发和咏叹,同时也在重要的场景和关目之中起渲染和贯串的作用。曲词一般都本色自然而又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在诗、词和民间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新诗体。它一面有严格的韵律,以符合演唱的要求;一面又可以增句或加衬字,有利于比较自由地表情达意。宾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由白话和部分韵语组成。对白与话剧的对话相似,独白兼有叙述的性质,在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上起着重要的
《长亭送别》早读资料
【迁移阅读一】
飘逝的绝唱(有删节)
李存葆
绝色女子是上苍鬼斧神工的大艺术。
这大艺术喷射出的大美,曾倾倒过几多王朝,也曾风魔过朱门绣户,蓬庐茅舍;这大美,曾使盖世英雄五尺刚化为绕指柔,也曾使布衣韦带神魂颠倒情难自持……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曾有多少人乘着生命的一叶扁舟,驶向鼓荡着大雷雨的爱河情海,不畏舟摧楫折的死生,遥望美丽如海市蜃楼般的彼岸,去进行着灵魂的探险。
王实甫笔下的崔莺莺、张君瑞就是这样的探险者。
寺中九曲回廊傍近月亮门的一侧,曾是张生的“惊艳”处。当张生忘情地鉴赏莺莺的绰约风姿时,她仍不嗔不喜,莲步轻移芳径,临去时蓦然回首,向张生投以“秋波一转”……
至美者的“秋波一转”,是天国瑶池里的圣波在人世间的俄而一闪,它仿佛能把世界上的一切曼妙与绚丽都集中于那芳菲一瞬。至美者秋波一转里流泻出的美,与轻佻女郎吊眉眼时所传递出的光,有着云泥之别。至美者秋波一转里所生发的美感,与美学家理论上的美感最为接近,它不包括生理上的快感和经验上的欲感,它是一种人们像崇拜圣母时一样的圣洁的美感。
随着莺莺“临去秋波那一转”,沉浸于“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的氛围里的张生,心灵中产生了一种如沐圣雨,如饮琼浆的不可言喻的愉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