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090字。
11 *师 说
,[学生用书P62])
诗海拾贝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赏析】 这首诗构思新颖,联想奇妙。首句写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心情。一个“都”字,透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中,“惊”字最值得玩味,它写出了人们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萌芽而新奇、惊讶、欣喜的神情,十分传神。三、四两句表面是说有雪无花,实际是说白雪比人更等不住,穿树飞花作春色。这实际是说诗人期盼春天,在自然界还没有春色时幻化出的一片春色,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思考】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惊”字有何妙处?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语林撷英
一、文本名句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二、有关从师的名句
1.务学不如务求师。(扬雄)
2.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3.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4.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5.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学生用书P63])
1.字音
句读(dòu) 乐师(yuè) 近谀(yú)
郯子(Tán) 苌弘(Cháng) 老聃(dān)
经传(zhuàn)
2.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授”,传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3.重要实词
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岂、哪
②是故无贵无贱 无论,不分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 尚且,还
④彼与彼年相若也 差不多
⑤君子不齿 并列、排列
⑥余嘉其能行古道 赞许
4.一词多义
(1)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名词,老师②吾师道也 动词,学习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动词,从师
(2)道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名词,道理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名词,风尚③余嘉其能行古道 名词,道路、途径,这里指从师之道④道相似也 名词,道德学问
(3)之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代词,指代“其子”②郯子之徒 指示代词,这些、那些③古之学者 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④句读之不知 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4)其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代词,他(们)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人称代词,他们③其皆出于此乎 表揣测语气,副词,大概、也许④其可怪也欤 表反问语气,副词,难道
5.词类活用
①而耻学于师 意动用法,以……为耻
②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意动用法,以……为师
③吾从而师之 意动用法,以……为师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意动用法,以……为耻
⑤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名词作动词,低于
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蠢的人
⑦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使动用法,使……学习
6.古今异义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相当于“用来……的”。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③吾从而师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