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同步练习
《长亭送别》同步自我小测.doc
《长亭送别》同步课后训练.doc
课后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斜晖(huī) 筵席(yàn) 绣衾(qīn) 靥儿(yè)
B.金钏(chuān) 罗帏(wéi) 谂知(shěn) 相携(xié)
C.凄惶(qī) 蹙眉(cù) 蜗角(wō) 厮守(sī)
D.青鸾(luán) 禾黍(shǔ) 栖迟(xī) 女婿(xù)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8月14日清晨,随着几声枪响,恶贯满盈的杀人魔王周克华在重庆街头被击毙。据悉,数千名全副武装的民警和武警参与了对周克华的追捕行动,此外,成都军区某部也加入到搜捕的行列。连日来,如此大张旗鼓地采取行动对付一个劫匪,为近年来少有,凸显出当局除恶务尽的决心。听到周克华被击毙的消息,老百姓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A.恶贯满盈 B.凸显
C.除恶务尽 D.弹冠相庆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就是汉字,我的祖屋,我的家!我迷恋它雕梁画栋的亭阁楼台,我更迷恋它朝晖夕阴中隶楷行草的万千气象:____________。
①赏心悦目的,是耀眼的光箭穿过宽阔而幽深的甬道,照亮祖屋的身躯,优雅而颀长
②心驰神曳的,是光线将祖屋分明的棱角隐去,只留轻盈身姿,飘飘欲飞
③令人陶醉的,是道道金辉,铺撒祖屋的胸襟,舒展高贵,气度雍容
④最摄魂夺魄的,当是斑驳的树影中,祖屋如龙蛇行走,曼妙莫测
A.②④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第4~6题。
[越调] 平湖乐•尧庙秋社
王 恽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①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①霹雳:琴名。
4.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
5.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曲描写尧庙社日活动情景,展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
B.“社坛烟淡散林鸦”暗示了村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季节。
C.“山如画”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渲染烘托社日活动。
D.本曲用词清新高雅,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
6.“不羡日夕佳”化用了哪首诗中的诗句?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语言运用
7.请从下面语段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用通顺、连贯的语言给“艺术批评”下定义。
艺术离不开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艺术欣赏是艺术批评的基础。艺术批评是对艺术现象所作的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它必须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批评标准。
8.(2012•全国高考)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
自我小测
我夯基 我达标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玉骢(zōng) 蹙眉(cù) 弃掷(zhì) 衰柳长堤(dī)
B.笑靥(yàn) 谂知(shěn) 玉醅(pēi) 衰草萋迷(qī)
C.须臾(yú) 憔悴(qiáo) 霎时(shà) 淡烟暮霭(ǎi)
D.栖迟(xī) 泠泠(líng) 揾做(wèn) 谨赓一绝(gēng)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
(2)却告了相思回避( )
(3)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
(4)推整素罗衣( )
(5)一递一声长吁气( )
(6)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 )
(7)谨赓一绝( )
(8)顺时自保揣身体( )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古时进食用的矮脚木盘)
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相聚相守)
B.虽然眼底人千里(眼前)
趁程途节饮食(赶)
C.也合着俺夫妻们共桌而食(和着)
寻思起就里(内中的实际情况)
D.一递一声长吁气(交替)
再休似此处栖迟(留恋)
4.下列对有关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案齐眉”用的是孟光的典故。传说,东汉梁鸿的妻子孟光给丈夫上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高举至眉前以示恭敬。后人用来形容夫妻相敬。
B.“望夫石”,是一个古代神话,传说有一个妇人天天到山上望夫归来,后来竟变成了石头。后人用望夫石来比喻妻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
C.“红泪”一典出自王嘉《拾遗记》,传说薛灵芸选入宫时与父母相别,以玉壶承泪,壶映出红色,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后人遂称女子之泪为“红泪”。
D.“伯劳东去燕西飞”,语出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