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950字。
《陈情表》导学案
编辑:李召峰
第1课时
【学习重点】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背诵全文。
课前•阅读识记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一、诵记名言警句
1.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论语》)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3.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
4.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孝经》)
5.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三国志•魏书》)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7.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弟子规》)
8.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劝报亲恩篇》)
二、了解文学常识
(一)走进作者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为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二)了解背景
此表是西晋初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写的。魏国后期,魏的实权落在司马氏手里,到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代魏即帝位,改国号为晋,年号泰始。在此之前两年,蜀汉(刘备建立的政权)已经灭亡(孙吴到公元280年才灭亡),李密的家乡由晋统治。李密有学问,所以晋武帝想征他做官。李密原是蜀汉的旧臣,故国灭亡才三四年,难免有伤感之情,又因为司马氏阴险多疑,前朝的臣子改事新朝难免有戒心,所以他要坚辞。《陈情表》所面对的是晋武帝这个特殊人物,所写的又是他最为敏感的问题。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三)文体知识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为内容。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称“书”, 到了汉代, 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 表的内容多为有叙有议, 但是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感情色彩。
三、夯实基础知识
1.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给加点字注音。
⑴日笃 ⑵宦达 ⑶洗马 ⑷拔擢 ⑸逋慢
⑹希冀 ⑺茕茕 ⑻祚薄 ⑼险衅 ⑽闵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