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
陈情表.swf
《陈情表》20张ppt.ppt
《陈情表》信息化教学设计.doc
教学主题 《陈情表》
一、教材分析
这篇表文是李密向晋武帝上的一篇奏章。目的是陈述 “辞不就职”“ 愿乞终养”。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朝廷征召,李密如不应召,则有自矜名节的嫌疑。但祖母“气息奄奄”,“供养无主”。李密本着以情动人的目的,以情说服帝王。此文陈情恳切,言辞婉转,情理和谐,感人肺腑 。
本文可以培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也是学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抒情技巧的典型范例,同时还可学习结构上先以情动人后说理的安排,同时要求学生加深对“忠”“孝”含义的认识,培养高尚的情操。
二、学生分析
经过高一四个必修模块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学生已经从初中阶段的学习方式基本转型为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思维。懂得翻译不是背诵的过程,理解了通过诵读可以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对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句式 、古今异义进行准确翻译。
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意识增强,对于梳理思路、把握主旨较为熟练。但学生在高一阶段没有经过语言“得体”专题的训练,同时社会经验少,所以对语言表达得体没有概念,所以很难理解作者委婉的表达拒绝之意的艺术,有部分同学在预习过程中甚至认为此表目的不明,难以理解李密陈情的目的。针对此特点,合理确定教学重难点。注重课文的整体把握和体验,关注学生能力的迁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评价、点拨的作用,并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自主(自学)——讨论(小组学)——交流(师生学)的方式。
三、教学目标
1.在授课过程中自然地贯穿“读是赏的前提” 这一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2、在学生第一课时的基础上理解作者进退两难的情感,学习本文委婉的拒绝艺术——以情动人,融情于事的表达的表达方式。
3、通过学习加深学生对“孝道”这一传统美德的理解,丰富自身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以情动人,融情于事的表达方式和拒绝艺术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语文教学如果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书本)等的信息,那么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播放音乐《父亲》 欣赏音乐 音频资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