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40字。
7.记念刘和珍君
主备人 赵凤美
教学目标
1、认知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2、学习语音,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3、提高理解句子含义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4、学会依据作者的感情、摘录关键词语梳理行文脉络。
教学教学重点:
1.梳理文脉,分析结构及局部思路。
2、理解作者悲愤交加的复杂感情。
教学难点:重点句子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
1.通过复习,简介一下本文作者。
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
2.解题:
(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二、整体把握课文
1.请同学默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思考以下问题:
问1:本文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问2:第一、二部分的作用?(教师板书)
2.在理清总体思路下,让学生概括各段段落大意.
教师板书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作者感情线索。
教师提问:从文章整体看,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第一类是爱国青年,突出了一个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